3月22日,第22届上海原理论坛——“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暨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在沪举行。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要赓续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充分发掘自身资源和优势,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孟钟捷表示,通过深入探讨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和上海特点的思政课改革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称乌克兰将举行总统选举,引发外界对泽连斯基前路何方的种种猜测与议论。 美国与乌克兰代表团23日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首次会谈结束,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当晚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会谈“富有成效”,双方讨论了能源等问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美代表会晤是有益的,希望各方施压俄罗斯以实现停火。 然而泽连斯基也看到,遭受美国施压的恰恰是他本人。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
AI“赛道”中,情感陪伴成为新的潮流风尚。 一批对游戏社交、交友聊天软件丧失新鲜感的年轻人,转过头开始和AI“无话不谈”。 在他们眼中,AI除了是帮助处理工作的“工具人”,更是能谈感情的“亲密伴侣”。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陷入了与AI软件的“人机恋”。从睡前谈心、分享童年经历,到倾诉痛苦焦虑,甚至大胆调情,他们允许并享受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带来的情感跨越,AI的情感陪伴功能让他们
“没想到,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营起了一家大型农业企业!前些年我作为科技特派员下乡讲课时,还手把手教过他们病虫害防治呢。能见证他们的成长,太有成就感了!”和记者聊起“新农人”的话题,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党委书记熊仁次语气激动,“你看,他们打造的蔬菜基地,正在向塔里木茫茫沙海要效益!一座座温室大棚在沙漠中整齐排列,造福了上万户农户……” 熊仁次口中这两位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正是乡村振兴号角
“具体形上学”既基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又以世界哲学背景下的多重哲学智慧为理论之源 中国哲学中的不少概念是其他文化传统所缺乏的,这些概念有助于推进对世界以及人类生活更为深广的理解 我们需要形成更为宽广的视野,将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纳入世界哲学的视野中,这样,哲学的建构才可能具有理论意义 “学无中西”的眼光说到底就是一种世界文化的眼光,背后所体现的是对世界文化的尊重 中国哲学
华师委〔2025〕1号 关于成立中共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总支部委员会的通知 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总支部委员会。 特此通知。 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4年12月9日
华师〔2025〕1号 关于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机构类型调整的通知 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的机构类型调整为学校直属单位。 特此通知。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24年12月9日
为进一步推动退休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提升研究工作水平,3月20日,华东师大老龄办组织召开退休理论研究工作研讨会。学校退休理论研究小组成员、老龄办工作人员、特邀老龄研究专家以及部分离退休课题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围绕老龄研究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华东师大召开2025年退休理论研究工作研讨会 会议伊始,老干部党委书记、老龄办主任张军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退休理论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入脑入心,拟向全校专业教师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后期资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研究重点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
同步现象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科学、工程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它为医学、导航、电信等众多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1665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首次发现了这一现象,即著名的惠更斯钟摆实验:两个悬挂在同一木棍上的钟摆,尽管初始频率不同,但最终会以相同的频率摆动。然而,如果两个钟摆的初始频率差过大,同步将无法实现。1961年,前苏联数学家阿诺德(Arnold)发现,增加两个频率的耦合强度可以线性扩展
3月22日,2025浦江创新论坛-前沿与交叉创新专题论坛生物混合机器人专场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多学科交叉驱动生物混合机器人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为主题,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屈炜、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市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评议组召集人、《社会学研究》编委会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重要职务。
张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古典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西方古典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思想和文学、古希腊思想与古代中国思想形成期的比较,欧洲近现代(尤其是德国和法国)以及晚晴以来中国对西方古典文化的接受。出版学术专著《西方古典学研究入门》《希腊古风诗教考论》等。
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与文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重要学术著作有《良心论》、《世袭社会》、《选举社会》、《道德·上帝与人》、《生命与自由》、《公平的正义》、《伦理学是什么》、《生生大德》、《新纲常》、《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转型中国的社会伦理》(英文)、《文明的两端》等。另有哲学随笔、文集《若有所思》、《心怀生命》、《比天空更广阔的》、《中国的忧伤》、《渐行渐远渐无
共有 23,6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6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