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样的语言交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模式。短视频会使知识获取“快餐化”,学生一旦养成浅认知依赖,就会抑制深度思考,对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 我们并不能用书面语的规范、典雅标准来要求短视频语体,更不可能在网络交流语境里彻底消灭短视频语言。语文课堂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语体感,要根据表达场合来使用恰当的语体 近年来,短视频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高密度、超深度地介入
拍摄|杨剑、鞠薇、王嘉怡、张有伯等 编辑|郭文君、窦雨潇、隋华颖
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学校之一——光华大学,诞生于1925年“五卅运动”后,由部分圣约翰大学师生为抗议校方压制爱国运动而创办。光华大学坚持“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和教育救国的爱国情怀,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师生艰苦办学,并积极投身抗战,展现了兴学强国的责任担当和革命精神,被誉为“民族脊梁型的爱国学府”,值得我们敬仰与学习。 为纪念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弘扬爱国精神,传承光华文脉,华东师范大学将于5
各单位: 根据《“智绘赋能·点亮幸福”2025年闵行区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彰显城市精神与品格、弘扬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塑造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的闵行城区形象,现面向全体师生征集公益广告作品,具体征集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征集时间:即日起—5月11
■在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当前,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展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面对人工智能,教师必须认识到,在未来世界,自己虽然拥有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情感关怀、价值观引导和创造力激发等能力,但不可忽视人工智能作为教师助手的功能和价值,需要与之共生共存共发展,利用大模型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更好地了解
为保障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信息化治理办公室计划于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21:00至3月30日(星期日)6:00期间对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维护。期间公共数据库和其他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系统(网络认证、VPN、校内邮箱认证等)将会不定时访问受限。 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如有疑问或重要业务需求,请与信息化治理办公室联系,联系方式:电话021-62233081,邮箱
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202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华东师范大学刘明耀、杜冰、李大力团队,联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研究成果——“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入选,生动诠释了华东师范大学科学家团队坚持“四个面向”,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为己任,持续推动生物治疗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的使命担当。 “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
华师〔2024〕35号 关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机构类型调整的通知 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机构类型调整为学校直属单位。 特此通知。 华东师范大学 2024年12月9日
华师委〔2024〕31号 关于成立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委员会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通知 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成立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委员会、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纪律检查委员会。 特此通知。 中共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4年12月9日
这是一堂“信仰之课”,将教育情怀与党性光辉交融;这是一次“初心之旅”,见证如何以行动诠释大爱无疆。 3月26日,九旬伉俪——华东师大原党委书记严凤霞与先生唐云祥倾囊捐赠,设立“云霞教育发展基金”。“云霞”之名,取自二老的姓名,寓意着绚烂多彩、光明璀璨的未来。 “云霞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仪式举行 严凤霞唐云祥九旬伉俪倾囊助学 “1952年我从圣约翰大学转入华东师大学习,这座校园成为我
华东师范大学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春来潮涌,万物竞发。3月2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普陀校区思群堂开幕。校领导梅兵、钱旭红、曹友谊、孟钟捷、戴立益、雷启立、施国跃、程静、吴健,以及第九届教职工代表、第十五届工会会员代表等出席大会。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工会主席程静主持。 校党委书记梅兵致
清明将至,失去亲人的哀伤如何得以纾解?日前,一场由“向归”公益平台主办特殊的艺术疗愈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普馆举行。现场,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有人用种子、新叶、枯叶拼接出四季的更迭,寓意人生的起伏;有人绘制出生命长河,象征着心境的变迁;还有人搭建出儿时的大树与木屋,表达着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一位参与者感慨:“在创作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得以释放
近期,在教育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组织开展的廉洁教育、廉洁文化建设评选活动中,华东师大多项成果获得表彰。 教育部公布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结果,《叶澜:以学术报国为己任的教育学派创建者》入选“一校一金句”网络微课名单。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发布《关于公布上海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案例(特色项目)获奖名单的通知》,校纪委《举办廉洁文化展览,提升廉洁教育实效》获优秀工作案例(特色项目)奖
被称作“白色垃圾”的塑料袋,是如何变废为宝转变为燃油?护肤品为什么能让你的皮肤保湿?我们日常的食物是如何实现保鲜的?在华东师大有这样一门课,通过ChemGPT助力基础知识的学习,推导复杂分子的合成路径,揭示生活中的化学奥秘。今年1月入选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路教授和周剑教授领衔的《有机化学》,以AI赋能教学,将复杂的知识化繁为简,吸引着广大学子前来探索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课程正在加速走进高校。其中,一些AI通识课程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追捧。听起来门槛有点高的人工智能,不同专业的同学是否可以人人皆学、学有所得? 当艺术创作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华东师范大学“人工智能+美育”实验室,木刻版画“动了起来”, 跨过屏幕演绎虚实交融。这些都是学生们在《人工智能艺术应用》课堂上创作的作品。 作为一名数学系的研究生,赵理浩
共有 23,70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6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