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近年来,各地各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
如今,超九成的全球二维码应用发生在中国。健康码、支付码、交通码……二维码已应用于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全国累计已有9亿人申领健康码,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超过8亿,比2019年增长了34%以上。 “码之城”的出现,展现了数字技术与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正引发学界的关注。有专家指出
12月18日,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举行。 华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华东师大法学院院长张志铭、党委书记岑峨为研究中心揭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在线见证中心揭牌。 华东师大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研究中心,是学校响应
12月18日,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举行。华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顾红亮,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华东师大法学院院长张志铭、党委书记岑峨为研究中心揭牌。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在线见证中心揭牌。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华东师大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提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史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又是面向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根本大计”四个字体现“后继有人”这项工作的基础性、前瞻性意义。 聚天下英才而爱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分子治疗与新药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刘路教授团队在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课题组基于“绿色碳科学”的理念,聚焦新型高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反应,实现了模块化合成高立体选择性的新型聚集诱导发光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 分子含硫四取代烯烃 (TVS),该项研究成果对合成化学在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开发
12月18日,第十五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颁奖典礼在线举办。化学、生物学、药学以及医学等领域20位优秀科研工作者因在各自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奖,其中3位获杰出成就奖,1位获“科技成果转化奖”,16位获“学者奖”。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高栓虎教授因在天然药物分子合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的突出贡献获颁“学者奖”。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
12月16日上午,华东师大招生组长会议在线召开,26个学部院系招生组长,以及招生办公室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教务处处长、招生办公室主任孟钟捷作主题为《卓越人才培养——在华东师大,全面而个性地发展》的解读报告,报告从学校层面、专业层面、学生个体层面出发,为与会人员全面、详实地解读了华东师大卓越育人理念和卓越育人路径。 “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是华东师大始终秉承的崇高
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专题研讨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12月16日下午,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专题研讨会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召开。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夏瑛、上海市老年教育小组办主任庄俭、上海市老年教育小组办常务副主任李学红、上海市老年教育小组办副主任张社、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主任科员韩保磊、华东师大校长助理吴瑞君,以及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
为庆祝中国与黑山建交十五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克罗地亚语部特制作三集系列微视频《携手十五年》,展现在华黑山人的生活以及他们与中国人建立起的深厚情谊。 第三集主人公:华东师大黑山籍博士后杨科 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答辩,杨科获得了复旦大学的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即便回到中国并不容易,但他仍选择在中国继续他的国际关系学博士后研究。他说:“国与国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交往”——“来自小国却喜欢研究
学校定于2021年12月21日(周二)下午安排校领导信访接待,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信访接待校领导 顾红亮 副校长 二、信访接待时间 2021年12月21日 14:00 ~ 16:00 三、信访接待地点 中北校区办公西楼3101室 特此公告。 信访办公室 2021年12月17日
访谈嘉宾 (按出生日期排序) 齐卫平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忻平 上海大学教授 罗怀臻 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丁晓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汪涌豪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徐光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 严爱云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吴海勇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段炼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西风东渐”最显著成果
不少大学教授都说,大学里的学习与中学相比,从方式到目标再到本质都有巨大的差别。但“人间真实”是,经过高考艰辛磨砺的青年学子,又将在大学校园里展开新一轮的淬火角逐——以绩点为中心的学业竞争。 困境中的大学生甚至会这样回望高考:“我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原来只是一个开始”。为了在绩点赛道中领先,大家不得不延续“高考逻辑”:汲汲于每门课程的成绩和排名,并且熟谙各类提高GPA(平均学分绩点)的攻略
共有 23,67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9 页 当前第 55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