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将近,《科学》杂志正刊传来华东师范大学在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方俊锋团队的研究被《科学》审稿人评价为:“创造了新的反型钙钛矿电池效率世界纪录,首次实现转化效率>24%的反型钙钛矿电池……”“突破了反型器件效率低这一长期以来困扰钙钛矿电池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为钙钛矿电池的研究的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科学》:北京时间1月28日上线华东师大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一江一河建设规划和苏州和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的全面落实,苏州河的水质大幅度改善,沿岸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上海城市宜居生活的亲水秀带。然而每逢暴雨期间,苏州河污染放江问题依然存在。为了用所学知识助力水环境保护,为城市环境品质和人民居住条件出一份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裘世唯、周霄怡等五位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了“踏访生态苏河·社区雨水
很少有像《简·爱》这样让人不知所措、不知该从何谈起的小说,面对像简一样狂热、自虐又自我的叙述者,任何关于女性、阶层、婚姻和抗争的“陈词滥调”都让我感到羞愧,尽管,它们是如此重要的生存议题。甫一面世,这部作品便在英国社会掀起了所谓的“简·爱狂热”,因而谈论《简·爱》是不自量力地试图加入一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纷争与对话。 写于1846-1847年的夏间,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二次小说尝试迅速得到
作为北外滩的品牌文化活动,“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已陪伴读者们走过了八季,并出版了《江南纪》一书,秉承了北外滩深厚又亲切的人文底蕴与文化活力。 为助力北外滩展现“世界会客厅”的崭新文化面貌,由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建投书局、澎湃新闻联合推出的“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九季系列读书会将主题定为“城市之光”,选取了巴黎、纽约、东京、伦敦、圣彼得堡、米兰,这6
大荤菜“四选二”,有美极基围虾、本帮红烧肉、剁椒蒸青鱼、椒盐酥鸡条;小荤菜“三选一”,有西葫芦炒鸡片、杏鲍菇熘鸭片、青瓜炒鸡蛋;时蔬“二选一”,有香菇炒菜心、木耳杭白菜;福满小砂锅、汤圆、水饺随意自取……这是上海师范大学为留校生开出的除夕菜单,像这样丰盛的年夜饭,已是沪上各高校的“标配”。 即将到来的春节,上师大徐汇校区饮食中心主任杨慧每天都会去学校的两个食堂转转,四个厨师、十多个服务员
时光在循环往复、变幻无穷的生活中流淌。民俗在代代相承、推陈出新的岁月中酝酿。在传统文化中,寅虎有着怎样的美好寓意?历史上,江南人是如何过年的?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传统节俗? 中国人对虎的情感演绎是浓烈的,存在着敬畏与矛盾的心理 上观新闻:再过几天,我们即将迎来农历虎年。您恰巧是属虎的,这个本命年是否别有感触? 仲富兰:步入农历壬寅年,我又长了一岁,真是令人感叹“年年岁岁
时光在循环往复、变幻无穷的生活中流淌。民俗在代代相承、推陈出新的岁月中酝酿。在传统文化中,寅虎有着怎样的美好寓意?历史上,江南人是如何过年的?数字化时代,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传统节俗? 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注重其“现实答卷” 上观新闻:据您所知,江南地区有哪些独特的年节习俗? 仲富兰: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饭稻羹鱼”四个字对江南地区的饮食特点作了高度
今年春节华东师大约3000名同学在校过年,不管是云端同乐,还是线下送暖,只为让留校的你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今年有哪些福利?逐一为你揭晓—— 一重礼:华东师大2022春节联欢会 1月30日 20:00,让我们相约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春节联欢会“虎跃迎春 奋进奔卓越”。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春节联欢会节目单 看点一:熟悉师长送上新春祝福;看点二:知名UP主连线直播间
为更好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持续深入开展,1月24日,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指导组决定对144位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积极分子给予表扬。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丁金宏教授获“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积极分子”表扬。 关于表扬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积极分子的决定 丁金宏,农工党党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立足本职岗位教书育人,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政议政
随着5G移动通信网络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持续探索,传统教育面临着革命性的改变,为教育评价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奠定了基础。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就是变轨换道,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不仅需要思维的改变,也需要科技的助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相辅相成,这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特征。教育数字化
这两天关于上海人过不过“小年”的话题,在网上吸引了许多网友讨论。有人指出,上海的习俗里没有“小年”一说,只有“小年夜”。另外有人提出“南北小年”的说法,认为腊月二十三是北小年,而二十四则是南小年。 “上海人是没有‘小年’这个说法的。”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仲富兰教授告诉东方网记者,在上海,腊月廿三是送灶的日子。 虽然北方地区将“送灶”这天称为“小年”,但上海地属江南
共有 23,63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53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