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务、宣传思想、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人才,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根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有关通知要求,现就做好2021年度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类别和期限 2021年度“阳光计划”项目分为党务工作者类、思政教育工作者类、宣传思想
近期,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荆杰泰教授课题组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全光量子纠缠交换协议。量子信息科学包括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信以及量子计算三大领域,其旨在利用量子资源,实现高安全性、高保真度以及高容量信息处理方式。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协议一样,量子纠缠交换协议也是量子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由于利用量子纠缠交换协议可以使得两个没有直接相互作用
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和平教授团队在红外灵敏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基于啁啾极化晶体的上转换广角成像新方法,实现了宽视场、超灵敏、高帧频的中红外光子成像,可为分子光谱、天文观测、环境遥感及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提供有力支撑。相关成果于近日以题为 Wide-field mid-infrared single-photon upconversion imaging 的研究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体育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场域与重要力量,打造体育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践体系是行动的关键与保障。 一、打造体育和平实践体系。体育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创造一种生存智慧和文明方式,体育“共生”理念、平等思想、文明精神、推动和平的实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榫接边,构成了体育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石。体育和平实践,从古希腊
寒假以来,北京等地进一步加强了对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的监管。近日,某知名在线教育机构宣布,继关停义务教育阶段培训业务后,将进一步退出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这一系列的政策和市场变化,将社会对“双减”的关注讨论,从义务教育阶段进一步延伸至高中阶段。 其实,去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双减”文件已明确指出,“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今年,在教育部发布的2022
中国科协发布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华东师大生命科学科普基地入选。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的公示 依托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基地倡导“关注生命现象、解读生命规律、让生命影响生命”的科普理念。依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学科优势和拔尖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传承和发扬学院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奋斗目标
为了鼓励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华师双创学院〔2021〕2号)(详见附件1),我校分别在中北校区(原印刷厂大楼)和闵行校区学生之家C区二楼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将对我校创业学生项目团队开放申请。申请入驻条件和流程如下: 一、申请条件 1.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法人及自然人大股东必须是华师大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五年以内的校友,尚未注册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必须
人事档案室需要招聘助管两名,要求如下: 岗位要求 1. 中共党员; 2. 能严格遵守人事档案室的规章制度; 3. 做事认真、细心,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 4. 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岗位考核要点 工作态度端正,能够按时到岗,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岗位应聘条件 研一每周固定坐班3个半天;研二每周固定坐班4个半天。 工作地点 闵行校区 联系人:吴李国 电话:54344652 邮箱
聚变·新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分享论坛27日在厦门举办,全国知名教育专家、教授,以及厦门市、区教育部门和行业代表济济一堂,围绕“教育改革趋势与理想学校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分享当下教育生态变局的应对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分享论坛暨华东师范大学希平双语学校品牌发布会在厦门举办。 杨伏山 摄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洪军、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华东师范大学希平
2月23日上午10点,是北京市经开区老年大学开放报名通道的日子。一大早,刘奶奶就督促全家起床了。一家老小捧着手机,卡着点,就是为了给刘奶奶抢一门名叫“中医养生”的热门课程。尽管如此,刘奶奶依然没有抢到自己心仪的课。除了动员全家抢课,更有个别办学点出现老年人凌晨三四点钟排队报名的现象,老年大学学位紧缺成了很多老年人的心病。 江苏省镇江市七里甸街道新城社区联合江苏大学志愿者为老年人开设智慧课堂
教育部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依托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流课程的优势与厚实基础,华东师大5个虚拟教研室入选,涵盖课程(群)教学、专业建设、教育研究改革等多种类型。 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
为进一步培养本科生的全球思维及科研素养,提升国际竞争力,华东师大在2021年举办首期“科研素养提升”研习项目的基础上,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精心设计,于2022年寒假举办第二期项目,充分发挥教育合作资源优势,为本科生搭建优质在线国际交流学习平台。该项目立足我校理科专业办学基础与本科人才国际化培养需求,依托南洋理工大学的特色科研主题课程,涵盖课堂教学、研讨等形式丰富的交流学习。1月12日至2月
共有 23,67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9 页 当前第 52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