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电厂路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薛东用激动、神圣、荣耀,责任、担当、进取6个词与同学们分享作为火炬手的感受;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学生绘制的冬奥板报;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时间成立师生宣讲团,开展“我和我的冬奥故事”系列宣讲活动……新学期伊始,“冬奥”成为全国大中小学的开学热词,用好、用活“冬奥教材”、讲好“思政大课”,也成为许多学校的自觉行动。 对于广大
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落实上海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市各高校将从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转为准封闭管理。现结合学校实际,做以下提示: 关于进一步严格校园管理的提示 各单位、全体师生员工: 根据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要求,为切实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即日起,学校将进一步严格校园管理,现就相关事项提示如下: 1、自2022年3月13日下午1:00起,普陀校区、闵行校区(含校外
各位老师、同学: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学校疫情防控专班统一部署,自2022年3月13日下午1:00时起,普陀校区、闵行校区(含校外住宿区)同时启动闭环管理,人员只进不出,外校人员不得来校,现就两校区校门开放进行调整,具体通知如下: 一、闵行校区 开放3个校门: 虹梅南路5777号门(0:00—24:00) 东川路500号门(6:00—23:00
3月12日,春日渐暖、生机勃勃,挡不住的春华绿意,与华东师大校园撞个满怀。这个植树节气温攀高,疫情防控中的校园,正以绿意倾吐的深呼吸,种下对春天的深情告白。 希望之树——虚拟种树,在远方栽下真树 虽然不能像华东师大软件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运动与视觉实验室师生一样,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无人区种树,但能够通过虚拟方式,为地球增添绿意,也是一种贡献。在手机上收能量浇水,每天都是植树节。“虽然它只会
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对于生在“种花家”的我们,“植树”不只是过节,更是一种自觉,让我们一起来,解锁植树节“新”方式! 【“绿色”背后的“黑科技”】 无垠黄沙,是它的前世;满目绿洲,是它今朝的容颜。背后的“黑科技”,正在中国各地尽展其能。 在呼和浩特,大数据、“云”监测、人工智能等,为每一片绿色“保驾护航”。 在库布齐沙漠,10秒种一棵树的微创气流法,高效率的无人机播种等,为
明天(3月12日)是我国的第44个植树节。最近一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里的植物又“上新”了! 视频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后勤保障部与各院系师生已在两校区校园中种下25棵垂丝海棠、柳树150棵。每一棵新栽种的植物都有一张特别“身份证”——一块小小的铭牌。 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两校区内共有200多种植物,这样的铭牌随处可见。师生只需扫描铭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关注到教育焦虑问题,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意见建议,引发广泛关注。教育焦虑的话题再次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过去一个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扩大规模,在各级各类教育阶段解决“有学上”的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甚至学校内部办学质量的差异。因为教育质量差异的客观存在,导致家长为争取优质教育资源而过度投入,引发教育焦虑。 这种氛围
青少年亲近哲学,也许就像恋爱一样,是一种本能。当处于这一成长阶段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对世界投以怀疑和好奇的目光,开始去追问“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何不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就如亚里士多德曾说的,“哲学始于对世界的好奇。”对于眼里有光、对万物始终充满好奇、对任何事情都想问个“为什么”的孩子来说,哲学本就是他们的一部分。 近日,由八名哲学专业的学者共同编纂的《从惊奇开始
聚焦全国两会,一起来聆听华东师大“好声音”。 肩负人民期待,满怀履职热情。 3月10日和11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落下帷幕。 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必将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凝心聚力,必将为把握历史主动、夺取新的胜利积势蓄能。 这是一段务实高效的两会时间。会场
万物复苏的春天,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同学们来到校园在平整好的空地栽花种树,共享大美春天。最近一周,华东师大师生在两校区校园种下25棵垂丝海棠、150棵柳树。新栽种的植物还有一张特别“身份证”——一块小铭牌,它不仅记录着植物的科普信息,更蕴含着“不言之教”的大文章。 师生为新种下的垂丝海棠佩戴铭牌 “我们学校里有很多很漂亮的植物,有时我走在校园里,就很想知道它们叫什么。最近我发现
共有 23,63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5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