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高校人员密集,不仅要织密防控安全网,也要保证特殊时期教学、工作和生活的有序推进。沪上的各家高校,如何答好这张试卷? 创新:教学科研不停步 云实验、云课堂……疫情下的教学科研更显“智慧”“温度”和“担当”。 在华东师范大学,虽然教学地点和授课形式发生了改变,但丝毫没有影响教师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全天线上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华东师大虚拟仿真平台上,学生们
疫情发生在拥有2500万人口的上海 对手是传播速度、隐匿性、 穿透力远超以往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当城市按下“慢行键” 守“沪”者奋力跑出硬核“加速度”的时候 一封封春日里的信笺,翩然而至 变成同舟战疫的“集结令” 变成守望相助的双向奔赴 变成且共从容的信心和希冀 继续凝聚起所有人 向着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奋力拼搏 这封信,吹响携手抗击疫情的最强号角 公开信、倡议书、招募令,吹响携手战疫
社区居民委员会(下称“居委会”)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1954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出台以来,居委会就作为自治性的居民组织而存在,但半个世纪之后,居委会这一基层组织,仍然拥有着尴尬、模糊的角色与职能。 居委会的历史演进 1954年12月3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该条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什么样,直接关系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教育部4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现有基础教育教师1586万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 《强师计划》擘画新蓝图,将如何影响1586万名基础教育教师,又将带来怎样的格局之变?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
3月28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1条。对此,凤凰网视频采访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刚。 曾刚认为,这是继2020年2月8日上海出台《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8条之后,为应对来势汹汹的新一波疫情,再次推出的抗疫纾困新政。梳理这21条新政,有四大特色。21条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减少疫情
李响,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为提高小区志愿者的配送效率,他设计了一个“送货地图”,输入订单信息后一键加载,即可将之匹配到对应的楼栋,输出带有所有楼栋订单信息的地图。以下是他的讲述。 写程序 解决小区团购送货难题 目前上海情况比较特殊,一般买东西都得团购了。团购跟以前我们买东西靠快递不一样。由一个团长把大家要买的东西收集起来,卖家送货的时候,单子上面
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影视、城市文化等。著有《凛冬将至》《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一直不松手》《夜短梦长》《一寸灰》;译有《上海摩登》;编有《巨大灵魂的战栗》等。 女性学者访谈系列 在女性学者访谈系列中,我们邀请了来自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不同国别的女性学者。她们代表了不同代际
这些人最近一次集体亮相,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中,2000年以后出生的占了大多数。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向巴赫先生赠送特色剪纸 大年初一当天,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志愿者驻地举行升国旗仪式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徐天然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看台区与冰墩墩合影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赛事服务领域志愿者刘思航在雪中站岗 被问及对自己这一代人的评价,这些人常提到的词语有自信、开放
一张桌子,一台电脑 一部手机,一副耳机 这是上海一初中数学老师郑宸 近日在方舱医院给学生上网课的装备 他想用行动告诉学生 “疫情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要有积极的心态” 视频来源:央视影音 接到将被集中隔离的通知 他立马收拾了上课的装备 1999年出生的郑宸 即将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 目前已被上海市教育学会 宝山实验学校录用 担任七年级的实习数学老师 上海本轮疫情发生后 这一个月来郑宸都居家线上教学 4
日前,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程“医药前沿与挑战”备受关注,既引来南开学子的抢课“秒杀”,更招来其他高校学子的强烈羡慕。掩卷细思,课程刷屏的背后可能有这样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名家授课,授课教师是清一色的院士天团,钟南山、陈凯先、李兰娟……个个都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大咖名流;其次,课程内容聚焦学科前沿兼顾价值引领,大师在课堂上不仅讲授专业前沿进展,开阔学子视野提振信心,更在课堂上现身说法讲述自身
沈焕庭(1935年— ) 河口学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1935年9月1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并留校任教。1960年至1961年在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进修物理海洋学。1980年参加中美海洋沉积作用联合调查研究,1982年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太平洋环境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1983—1984年由杨振宁基金资助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学。曾任
共有 23,68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5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