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普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普陀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欧阳萍一行来到正在实施封闭管理的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在枣阳路460号校门前,代表普陀区向学校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并向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齐心协力共同守“沪”的华东师大师生表达了亲切的关心和慰问。 普陀区向华东师大捐赠防疫物资 副校长戴立益简要介绍了学校实施封闭管理以来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校党委副书记朱民代表学校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上海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之尾,内有黄浦江和苏州河,以及众多内河
“我们将按照‘需求收集—物资供应—物资分发’流程,及时给到有需要的同学们。”“学校是同学们坚强的后盾,将最大程度满足同学们在封闭管理期间的需求”……“今天,你们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他日,你们走出校园,一定能乘风破浪、撑起更宽广的天空,担负起强国有我的重任。”这是华东师大疫情防控工作师生线上见面会上的交流内容。 华东师大举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师生线上见面会 为进一步
近日,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研究员朱晓龙博士在超高分辨激光结构色打印及全息成像领域获突破。该工作通过构筑具有临界耦合共振效应的光学薄膜微腔,利用脉冲激光打破体系临界耦合状态下的对称性来生成光学超表面结构,发现在临界耦合点附近,由外场微扰产生的结构相变可使入射光的振幅和相位等产生剧烈变化,实现了光场的大范围调控。该工作对超高速、超高分辨激光打印结构色和全息成像及规模化应用
最近,沪上多所高校处于“封闭期”,不过足不出校的生活也并不乏味。大学生们在寝室也能“漫步宇宙”、参加万人云歌会、每天看学术云直播……从讲座、读书会到音乐艺术,各高校精彩的云端校园活动“不打烊”。 足不出“沪”也能“漫步宇宙”,在宿舍即可享受“星空浪漫”,上海理工大学把上海天文博物馆“搬”进校园。让无法出校的学生,在天文学大咖的带领下共享“快乐星球”。 今天(3月22日)晚上,一场名为
“又被秒完了”“这比冰墩墩还难抢!” 疫情“倒春寒”突袭,每晚,华东师大防疫志愿者总队负责人根据第二天的总体安排,在两校区的防疫储备志愿者群中发布机动上岗的名额。教育学部2018级艺术教育本科生郎朗告诉记者,“即便知道可能要冒雨工作,同学们还是在志愿者上岗名额发布之后,很快就把名额秒光了。” 自华东师大闭环管理以来,学生志愿者成为了防控管理的重要力量。截至3月21日,学校共招募“奉献
说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不少人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印象——工作轻松,闲暇时间较多,生活节奏相对缓慢,收入和福利却不低。 且不说北欧福利国家,就拿英国来说:周末的时候,除了酒吧之外,其他餐馆和商店都会关门休息;国民的大部分医疗和基础教育实行“免费政策”,甚至政府会为生宝宝的家庭提供免费的奶粉、纸尿裤,“单亲家庭”还会长期得到救助金;年轻人基本没有加班的概念,且不是很担心失业,据说政府
疫情中,进入封闭或准封闭管理的大学校园,仿佛开启了“慢生活”;但校园里有一群人,他们的步伐却按下了加速键—— 一声召集令下,志愿者队伍在短短10分钟内就集结完毕;一名普通志愿者,一周时间走了17万步、通话时长超过400分钟;一支覆盖17个院系的“教授天团”为校区20栋楼宇提供物资运送,累计服务时长已超5万小时…… 眼下,上海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时候。一起跨越这场疫情“倒春寒
3月11日,国际著名期刊 Ecology Letters 在线发表了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斯幸峰团队题为“Phylogenetic and functional clustering illustrate the roles of adaptive radiation and dispersal filtering in jointly shaping late-Quaternary
新一轮疫情之下,上海博物馆启动了“云展览”计划,由上博馆长杨志刚亲自担任讲解员。线下暂停,线上发力,上海文化机构的“艺起前行”的努力,让市民即便在抗疫最吃劲的时期依然可以有文化相伴。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一直重视博物馆与市民的互动。由于工作繁忙,市民要想看到杨志刚一般也只有在大年初一上博迎接新年第一批观众的仪式上。但是前天,很多市民发现杨志刚出现在了网上,他亲自担任讲解员,在上博展览现场
督促检查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督查是督促检查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方式。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督查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督查是推动高校党委行政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对保障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全面依法治校、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高校督查提质增效,更好适应高教改革发展,应从多方面做好督查工作。 构建一个“大督查”体制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年来大众热议的话题,这一现象与地球生物有怎样的关联?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东艳团队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为学界理解海洋浮游植物演变规律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开拓了新视角。 刘东艳(前)和课题组讨论沉积物中不同碳组分的来源。 受访者供图 以硅藻、甲藻等为代表的海洋浮游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据研究,海洋浮游植物每天能吸收约一亿
共有 23,53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50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