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2〕18号)和《关于开展上海市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推荐工作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4日开幕,国展中心再次出现了青春风景线,华东师大进博会“小叶子”已经就位,静待盛会开幕。 今年来自17个学部、书院、院系的78名“小叶子” 为进博会服务,其中74名志愿者以正式志愿者的身份投身进口博览局招商处、运营统筹组和团市委社会工作部等岗位,负责贸易洽谈预约登记、精准招商筹备组织、翻译处咨询指引等事宜。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
基础教育是“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的先导工程。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深度参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持续服务、引领和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卓越发展,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2022年8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起并主办“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活动。在案例征集与评审期间,累计收到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305个案例,其中71个案例进入
书记例会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11月2日下午,华东师大在普陀校区召开书记例会,对近期重点工作进行通报和部署。校党委书记梅兵,校党委副书记朱民、杨昌利,副校长顾红亮出席会议。会议由朱民主持。 会上,顾红亮通报了近期校园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情况。 校党委书记梅兵讲话 梅兵充分肯定了学校各单位近期以来的校园安全工作成效,并对今后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要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对接国家
10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台湾研究院揭牌成立,该研究院将汇集上海、长三角乃至社会各界的台湾研究资源,在服务国家对台工作大局的前提下,探索“新文科”建设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台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建荣,上海市台办副主任李骁东,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校长助理吴瑞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严安林等领导及嘉宾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台湾研究院的成立,既恰逢其时,更任重道远
“今天终于骑到小粉车啦,开森!”“来和我的小粉合个影!”……最近,华东师大校园多了一个新网红——一部樱花粉的共享单车,车轮是靓丽的“师大红”。原来,这是华东师大为校庆推出的定制版专属校园共享单车,因为高颜值,所以一上线就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兴趣,纷纷来骑乘打卡、合影留言发圈。还有人戏言,“和交大小蓝配一脸!” 其实,早在2020年10月,华东师大就推出了校园共享单车,樱花粉的颜色,让许多
2022年10月2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指导,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主办的“长三角金融科技30人论坛”特别活动在上海圆满举办。此次活动采取线下举行+线上直播的方式,近千位金融科技专家与企业代表参与,影响范围广泛。 在数字经济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步入快车道,本次特别活动着重关注金融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任务,吹响了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进军号。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走好未来前进之路、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必然要求。 建邺公安分局民警深入辖区,与基层的社区党员
据中新网报道,近来,以网络技术为载体的直播教学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而参与直播的不少是退休教师,他们用网络技术延续着知识的传播。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这些现象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启示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这些政策文件不仅强调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胡雪梅已连任两届闵行区人大代表。2017年1月至今,她累计提交了20多件代表建议。其中,“改善虹梅南路与紫龙路交叉路口交通现状”和“希望有关部门能延长闵行10路区间车运行时间,并缩短其班次间隔”两件建议的办理让她记忆犹新。 闵行区的紫龙路和河滨路相距不到10米,它们与虹梅南路相交的路口不是传统的十字路口,而像两个错位的“T”字。道路周边分布有华东师范大学、东海
基础教育是“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的先导工程。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深度参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持续服务、引领和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卓越发展,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2022年8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起并主办“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活动。在案例征集与评审期间,累计收到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305个案例,其中71个案
10月30日上午,由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科技处主办,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承办的航运时空大数据与全球绿色航运走廊跨学科创新团队论坛在闵行校区举行,论坛在腾讯会议同步在线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空间信息和大数据挖掘、航运科技等领域的八位专家进行跨学科交流,特邀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宁越敏进行点评,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王列辉教授主持会议。 航运时空大数据与全球绿色航运走廊跨学科
从教师情感到大学生学情规律,从教育大规模测评数据到县中振兴,我国目前的教育实证研究关注教师教育、学生发展、评价改革以及教育热点等各类话题,正由量的积累转到质的飞跃。 10月29日至30日,第八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本届论坛由国内19所高水平教育学教学科研单位及17个研究团队主持了36场分论坛,大会组委会组织了实证研究方法教学、研究伦理等8场特色工作坊,全球
“时间银行”,于1990年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倡导成立。埃德加曾突发心梗,亲人都不在身边,幸好在朋友的及时救助下才渡过难关。但他发现,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于是他构思了一种“时间回报”模式:如果别人帮助了你,这个人就可以用帮助你的时间去换取另一个人相同时长的帮助。 至今,全世界已有超过1000家“时间银行”。日本的“时间银行”侧重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注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
“我们发明了细胞大小的‘无人工厂’,光一照就‘开工’,能让肿瘤切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大大降低。”10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人工厂”由合成生物学设计,能够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肿瘤细胞识别有“盲区” 手术切除仍然是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再精准的手术也不可能把肿瘤细胞
共有 23,68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43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