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是坚持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的重大举措。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自2012年12月迄今十多年来,党中央始终以一抓到底的持续发力抓
从精准洞察国际受众需求、实现个性化传播,到创新文化表达形式、打造沉浸式体验,再到打破语言文化壁垒、构建智能传播平台,人工智能为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全新手段和无限可能。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其国际传播不仅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中华文化
当今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诸多疾病不再致命。这些成果的背后,传统医学经验功不可没。回首人类与疟疾旷日持久的抗争之路,“双药”(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后来实现人工合成的奎宁,以及从青蒿中低温萃取的青蒿素)的作用举足轻重。其背后,是药品研制的艰难跋涉,是传统医药知识向现代跨越的崎岖转型。科普作家梁贵柏在《双药记》中,挥动生花妙笔,带我们回溯这场跨越时空的人类与疟疾的较量。 《双药记》 梁贵柏 著 译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高度复杂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始推进商业化乃至普及化。 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将广义的自动驾驶分为六个等级:非自动(Level 0)、驾驶辅助(Level 1)、部分自动(Level 2)、有条件自动(Level 3)、高度自动(Level 4)和完全自动(Level 5)。其中,L1—L2常被称为智能驾驶,通常指车辆配备了一些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如
记忆穿越光影,岁月划过指尖。在千万个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中,你是什么样子? 国之大者,安不忘危!4月15日迎来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华东师范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需求,通过协同创新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成果,汇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铸就坚实的科技保障基石 科技赋能国家安全,围绕河口海岸学、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等优势学科领域,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成果,为
法扎尔·里兹维(Fazal Rizvi),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荣休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荣休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学会原主席(1996),现为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印度研究院研究员。历任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校长、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全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多年担任SSCI
商伟,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获学士学位,两年后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现为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东亚系主任。研究领域以明清戏曲小说为主,兼及思想文化史和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主要著作包括:《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云帆集》(繁体版
裴军,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智能互联技术驱动的制造资源运作优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在MS、POM、JOC、DSJ、TRB、IEEE TEM、EJOR、COR、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等发表论文。获国际全局优化协会年度最佳应用论文奖iSoGO Best Application Paper Award(2023年度
袁家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2004年获得康乃尔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系和语言资源联盟、流利说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百度美国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数据语音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曾主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理事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目前工作主要集中在基于口语数据的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识别和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
潘銘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伍宜孫書院副院長暨通識教育主任;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著有《孔孟以後的孔孟》、《漢書及其春秋筆法》、《顏師古經史注釋論叢》、《賈誼及其新書研究》、《字書裡的動物世界》《九條家本〈群書治要〉校理》、《微觀〈漢書〉:史家筆下的西漢人和事》;散文集《疫下叢譚》、《庠序聞見》等。
梁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院长,主要从事量化历史研究、社会历史学、近现代高等教育与知识群体研究等。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近代史研究》、《教育学报》、The China Quarterly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民国大学生教职员工生活水平与社会结构研究:以清华为中心》等专著。研究成果曾
乔焕江,2005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曾在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流动站从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哲学研究,先后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海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批评理论与当代文学研究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长期关注网络文学现象,主持网络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网络文学作协副主席,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兴趣包括:鲁迅研究,网络文学研究,人工智能文学生成研究,发表论文和评论百余篇,出版《解码网文IP》等专著4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及省部项目5项,曾获“雪峰文论奖”等奖项。
法扎尔·里兹维(Fazal Rizvi),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荣休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荣休教授,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学会原主席(1996),现为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印度研究院研究员。历任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副校长、美国伊利诺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全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多年担任SSCI
共有 23,5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4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