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根据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关于开展上海大中小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科普作品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开展科普作品征集展示
对于大学校园里的大部分同学而言,“田野”一词既陌生又熟悉。它是横跨千山万水遥远的想象,亦是文化脉络中流淌的诗篇。它是社会学课本上名为“田野调查”的重要章节,亦是文学作品中变与不变的故乡与乡愁。它是政治学中的“乡村”政治主体,亦是新闻学中的“深描现场”和“实践场域”。 《叩问田野:“新文科”视野下的一次教学实验》课程展在华东师大图书馆展出 阳春四月,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裙楼)二楼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强化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引导离退休党支部书记深刻认识高校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等中心工作,激发其带领广大离退休党员为学校事业发展增添正能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月24日,由党委组织部、党校和老干部党委、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举办的2025年离退休党支部书记
4月26-27日,“第八届全国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大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会议以“人本取向多样性的发展”为主题,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350余名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从业者参加。 分享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第八届全国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表示,尽管国内心理健康状况在疫情后呈现整体向好趋势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启动大会暨国际中文教育案例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记者了解到,当前全球中文学习需求持续增长,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学习中文人数超过3000万。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国际中文教育案例大赛启动。(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胡志平强调,国际中文教育是推动文明互鉴、促进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准确理解和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对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战略基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至关重要。 定位: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理解
增强科技布局的战略性和敏捷性 今年一季度,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发表论文合计45篇,占中国大陆总数(154篇)的29.2%,创下历史新高。在科学界公认的这三大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是评价一个地区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策源意义的“核爆点”,上海正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着力增强科技布局的战略性和敏捷性,提升科技管理的系统性和改革牵引性
2025年急救培训系列活动通知(七) 为提升学校应急救护水平,增强师生自救互救能力,落实好校医院党支部“应急救护培训”实事项目。学校红十字会联合市红会、闵行区红十字会面向全校师生举办救护员证培训活动,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强化校内应急救护意识,提升师生心肺复苏及创伤急救操作技能,营造“人人学急救,个个会急救”的良好氛围,为平安校园创建贡献力量。 二、培训对象及报名办法 1、培训对象: ①在校
徐剑,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和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十余项。 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23年入选东方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原上海领军人
Fabio Lanza是活跃于国际学术界的现代中国历史学家,现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化史、思想史与城市史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国际影响力。其第一部专著由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深入探讨五四运动中“学生”如何演变为政治主体,该书被广泛引用,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文献。第二部专著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聚焦受毛泽东思想影响、反对越战的美国学者,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除两部专著外
卿朝晖,男,1979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博士毕业,现为苏州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苏州地方文献及明清诗文研究。编纂整理有《江苏艺文志》增订本(长元吴三县)、《牧斋初学集诗注辑校》《牧斋有学集诗注》《钱谦益年谱长编》等著作,在《文献》《清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数篇。是古籍整理界青年学者中的佼佼者。
王笛,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曾任美国得克萨斯A&M 大学历史系教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史的研究。代表作包括《茶馆》《街头文化》《袍哥》《走进中国城市内部》《消失的古城》《历史的微声》等。曾获美国城市历史学会最佳著作奖、“吕梁文学奖”、单向街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张先广博士,现任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传播学院传播研究教授、伦敦留学项目负责人、全球修辞学会常务理事、欧洲哲学学会执行委员。主要从事跨学科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媒介生态学、传播理论、修辞理论与批评、翻译理论与实践、文艺理论等。近十几年涉足哲学研究,对间性论、德勒兹、弗卢瑟、维利里奥、塞尔、《易经》等有深入探索。专著《间性论探索》即将付梓。
共有 23,63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4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