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经管学部与上海市浙江商会校会战略合作签约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产业导师聘任仪式举行。秉承学校产教融合下研究生卓越育人的工作理念,2022年工商管理、会计、国际商务、应用统计四大专业硕士正式聘任44位业界专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产业导师(其中8位导师此次为续聘),仪式于上海市浙江商会陆家嘴总部举办。 仪式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傲英教授,研究生院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隐患发现和提升空间、物资、能源使用效率奖励办法(试行)》及细则的评选要求,对2022年至今师生提交的隐患发现和应急处置材料,经组织评委集体讨论评定、报学校安全生产工作委员会审定,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校园安全隐患发现奖、应急处置奖拟表彰人员名单已产生,现对拟表彰人员予以公示。 隐患发现奖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发布 在11月27日闭幕的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组织相关力量,从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和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五个维度,对全球130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测度,形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Global S&T Innovation Center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28日揭牌,将承担全上海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控、预警和培训任务,为提高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检测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今年5月筹建的华东师范大学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于8月26日竣工并投入使用 据悉,今年5月筹建的华东师范大学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于8月26日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包括细胞感染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室以及核酸检测实验室三个功能区。 同日
持续一周,8大学科群、14个院系响应,20+场丰富多元的跨学科、高端化活动,10万+人次参与的学术文化盛宴——首届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文化节落下帷幕。 闭幕式上,27项2021年华东师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39项2022年研究生教育卓越育人奖,14项经典阅读书目书评大赛获奖研究生,22项近三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全国一等奖团队和20名优秀指导老师接受表彰。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杨昌利
11月26日,由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传播学院、国家话语语言生态研究中心(CTTI智库)共同主办,国家安全战略与百科术语研究团队承办的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第十一期“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百科术语研究”在线举行。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的百科术语研究论坛在线举行 论坛开幕式由传播学院副院长路鹏程教授主持,传播学院院长王峰教授作会议致辞。王峰对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发言和对谈嘉宾的支持
北京超越波士顿进入世界前五,上海一单项指标也入列全球四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GSTICI2022)27日下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上向全球首次发布。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排名前百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中,美国独占26席,比中国多6个;美国更有13个城市进入30强,两倍于中国。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项指数综合排名前30位的全球科创中心依次为:旧金山-圣何塞
“电膜协作,减污降碳”“模拟增温降低湿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淹水事件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华东师范大学“双碳”创新创意学术文化节上,22个学生创新项目各展风采,涵盖了环境与绿色科技、低碳生活与生命健康、以及设计与制造方向等助力“双碳”的多重方面。 “模拟增温降低湿地生态系统对极端淹水事件的抵抗力和恢复力”是孙宝玉团队的项目,他们利用6年的野外增温实验,结合自然极端气候事件,发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过去十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的目标,这意味着提高入园率仍是今后一项重要任务。教育普及问题涉及公平、质量等多个方面
11月24日,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校友论坛暨何红章校友捐赠仪式在闵行校区生科楼534报告厅举行。京道资产管理集团董事长何红章、合伙人张海忠等一行,华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宛姝,惠天然集团董事长、学院校友联谊会会长程静、生科院部分杰出校友,以及学院全体党政领导班子出席活动。捐赠仪式由学院党委书记党远鸿主持。 生命科学学院校友论坛暨何红章校友捐赠仪式举行 雷启
首届世界地理大会今天开幕 11月26日,首届世界地理大会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如期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华东师大、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华东师大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承办。大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主会场设于华东师大普陀校区体育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新加坡、俄罗斯、蒙古、尼日利亚、南非的1500多位参会者共议“地理学与人类命运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地理学人肩负新的历史使命。以“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首届世界地理大会,26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除主会场外,还设立41个分会场,共1500多人参加。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的与会嘉宾和专家学者,将围绕气候变化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全球生态危机与绿色经济、全球资源地理与能源安全
“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部署的全新表述。11月24日,“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师发展变革”在线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培训者协作体第七届年会举行。 论坛面向全国教师培训者、研究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以“1个主论坛+5个分论坛”的形式在线举行并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步直播,旨在为与会者创造理论洞见与实践成果的共商共享平台,探索教师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可为之路。 该论坛由教育部
“增强了老百姓自我保障意识,用‘真金白银’提高了群众受惠度。”昨天正式启动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该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6地先行落地,年缴费上限1.2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个人养老金的推出,是实打实的利民生举措,将有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补足养老金“第三
家风、民风和校风组成区域文化生态,“三风”建设涉及政府、社会、家庭与学校,是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公共文化建设。 家有家风,不同家庭由于遗传基因、家庭价值追求、家庭氛围及成员之间关系等方面因素,造就出千万个家庭,有万千种家庭状态;民有民风,不同社区与区域由于地域位置、历史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水平、人文环境与风俗习惯等方面因素,出现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与风俗;校有校风,不同学校由于办学历史、学校
共有 23,24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50 页 当前第 394 页 |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师范大学沪ICP备05003394号-26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