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着初夏味道的华师大丽娃河畔,鸟鸣啁啾,色彩叠印。改造一新的校园文化地标夏雨岛秒变为沉浸式秀场,从夕阳余晖到华灯初上,一场跨越时空的时尚盛宴“华韵融裳·中外服饰文化节”正在上演。覆盖10个国家的华美服饰一一亮相,在美美与共间,构筑一个多元文明对话的立体舞台。 霓裳共舞文明互鉴 5月7日傍晚,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夏雨岛上演时尚盛宴。“华韵融裳·中外服饰文化节”以中外学生服饰走秀
其早于地球大氧化事件,可能是一个使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的厌氧产乙酸古菌。 地球生命的“祖先”何来?近年发现证明,真核生物可能起源于古菌中的“阿斯加德古菌”,这一发现支持了地球上生命存在形式主流假说——“二域学说”,即: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但真核生物究竟起源于阿斯加德古菌的哪一支类群,一直存在争议。 北京时间5月7日23时,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董宏坡研究员和侯立军研究员
很难想象,如果在当下,一所私立大学的校长或师生宣称本校的使命是“光我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听者会作何感想?但在一百年前的中国,“教育救国”却是几乎所有私立大学的梦想。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私立大学,更是直接以校名作为“光大华夏”的宣言书。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一部分师生为反抗校方压迫,集体出走上海,创办“大夏大学”,既表示要将已经变质的“厦大”颠倒过来,更表示要祛除“厦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切实提升师生对立法工作与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认知与实践理解,5月8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在闵行校区举办题为《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的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许安标主讲。报告会同时作为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校领导班子成员、法学院师生及其
2025年急救培训系列活动通知(八) 为提升学校应急救护水平,增强师生自救互救能力,落实好校医院党支部“应急救护培训”实事项目。学校红十字会联合普陀区红十字会面向全校师生举办救护员证培训活动,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强化校内应急救护意识,提升师生心肺复苏及创伤急救操作技能,营造“人人学急救,个个会急救”的良好氛围,为平安校园创建贡献力量。 二、培训对象及报名办法 1、培训对象: ①在校师生
《自然》刊发华东师大董宏坡研究员和侯立军研究员团队联合研究成果 当今,地球上生命存在形式有两个主流假说:“三域学说”(细菌、古菌、真核生物)和“二域学说”(细菌、古菌-真核生物)。但近年发现证明,真核生物可能起源于古菌中的“阿斯加德古菌”,这一发现支持了“二域说”。但真核生物究竟起源于阿斯加德古菌的哪一支类群,一直存在争议。 5月7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董宏坡研究员和侯立
5月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普陀校区举行集体学习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进行学习研讨。校领导班子成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学习会由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雷启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可以从问题意识、内容为王、方法论自觉三个方面发力。 彰显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从问题意识出发,需要关注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的目标定位以及思政课教学的独特要求,体现以“问题意识”为基点的内容拓展和
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同正在参加“下一代智能体的自主进化”主题沙龙的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他勉励现场的青年创新人才,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
5月7日下午,以“传承·创新·奋进”为主题的华东师范大学第五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普陀校区思群堂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工会主席程静出席了开幕式,校各职能部门和学部(院系)负责人、校工会委员会委员、工会经审委员会委员、妇女委员会委员、部门工会主席以及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华东师大第五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幕 程静在致辞中指出,教职工文化艺术节是工会的品牌活动,是学校“以文化人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以《为加快建成科技创新高地 集智聚力构建科研新范式》为题撰文,介绍了学校围绕上海市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瞄准重大问题、超限跨界融合、积极
共有 23,57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2 页 当前第 3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