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中外各界人士近百人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欢聚一堂,共同见证2023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大学生暑期学校的启动。今年的上合暑期学校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中亚峰会成功召开和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3次会议顺利举行的背景下举办,是华东师大国际教育中心和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第12次承办作为上海市教委3S项目组成部分的上合暑期学校,也是该活动在疫情结束后首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浔阳江头的琵琶声勾起了诗人白居易怎样的思绪?今天(7月11日),在首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的开营仪式上,来自台湾的冯亭洁展示了这首海峡两岸教材皆选用的千古名篇《<琵琶行>并序》的课堂教学思考。 记者了解到,首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指导,吸引逾30位来自全国13所院校的港澳台籍学生,20余
在“中国武术”课程上,学员们学习抱拳礼、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在镜头前跟着教学视频活动筋骨。 华东师范大学12日披露,为期5天的2023年“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线上夏令营圆满收官,来自英国62所培优项目学校和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中国15所承办院校的20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 “中文培优”项目由英国政府发起并出资支持,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伦敦大学学院联合主办,在中国教育
昨天(7月11日),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化身快递员为学校送出一份特殊快递——学校0001号录取通知书。 “收件人”则是宜川中学毕业生万沣玮同学。她在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上海综合评价考试中成绩优异,最终录取 “梦中情校”以及最想就读的金融学专业。 除了亲手接过副校长送来的通知书,更令万沣玮感到惊喜的是,现场还有老师组团送上大学见面礼。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殷德生送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华东师大0001号录取通知书由副校长戴立益亲手送抵 “收件人”万沣玮同学的手中 今年,华东师大0001号本科录取通知书获得者是上海宜川中学万沣玮同学。在万沣玮同学家,包括外公、外婆、奶奶、妈妈、舅舅,祖孙三代共有六位华东师大人。7月11日,副校长戴立益将录取通知书送到有着华东师大“基因”的幸福之家。 澎湃新闻直播0001号录取通知书的派送 通知书派发现场,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
为了保障校园网的稳定运行,信息化治理办公室拟于2023年7月13日21:00至7月14日6:00对校园网认证系统进行停机维护,期间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全部校内网站和服务将出现不定时服务中断。 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如有疑问或重要业务需求,请与信息化治理办公室联系,联系方式:电话021-62233081、邮箱its@ecnu.edu.cn、企业微信(通讯录-员工服务-信息化服务小助手
亲爱的2023级本科新生们,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已陆续发出,正在奔向你! 今年有什么新的惊喜?新设计有什么深意?与录取通知书一同送达的还有什么?带你先睹为快! 01邀你踏上“卓越之路” 华东师大今年本科录取通知书的主题为卓越之路,饱含了对于2023级新生的期待:选择了华东师大,就是选择了卓越。 这不仅是一份通知,更是一份承诺和期待:欢迎每一位新生来到华东师范大学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浔阳江头的琵琶声勾起了诗人白居易怎样的思绪?在首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的开营仪式上,来自台湾的冯亭洁同学展示了这首海峡两岸教材皆选用的千古名篇《<琵琶行>并序》的课堂教学思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人文课程中心主任乐燎原老师在点评时指出,说课细致用心、全面丰富、过程流畅,尤其抓住经典名篇中“情”的引导,非常难得……生动的说课展示和热烈的师生切磋
主持: 于勇 见习研究员 王敬博 圆桌嘉宾: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宁建 上海市崇德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原第二军医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光辉 上海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原华东政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教授 张海燕 中科院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基地客座教授,国际EAP协会中国分会理事 王国强
面对新形势的变化,我国应当抓紧将生育支持政策由“促生”转变为“辅育”,依循已有的现代化国家经验积极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儿童投资型国家”,在九个方面积极有为地健全儿童福利制度。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显著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文化主体性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基础上,建立在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在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走自己的路,有更强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需要构建起“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型文化体系,使人民大众成为文化的主人;需要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进而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
近年来,从北外滩的“城市会客厅”到陆家嘴的上海中心,从西岸滨江的美术馆、博物馆到渗透进城市毛细血管的各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都市文化雅集的渐兴与普及,助推城市公共文化生活丰富与发展,见证人民城市的建设与繁荣。 传统意义上的雅集,特指古代文人集团进行文化创作与交游聚会形式,是集宴乐、书画、文学、艺术、审美为一体的群体性文化活动。 在《诗经》中,“酒既和旨”“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戴上VR眼镜身临其境地体验火箭发射场景,了解光谱仪等各种实验器械……近日,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学生周祺洋走进华东理工大学参观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第一次与高校实验室来了个“亲密接触”。 暑假已至。今年,为了点燃更多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增进青年学子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了解,徐汇区推出以“行走的五育课堂”为主题的高中生夏令营。暑假期间,来自该区的265名高中生走进复旦大学、上海
7月7日,为期5天的2023年“汉语桥”英国“中文培优”项目学生线上夏令营圆满收官,来自英国62所培优项目学校和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中国15所承办院校的20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 “中文培优”项目由英国政府发起并出资支持,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伦敦大学学院联合主办,在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支持下开展日常中文教学和来华夏令营活动。七年来,已有79所英国中学约10,000名学
共有 23,57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2 页 当前第 32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