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9日,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自然教育”为主题,展示了全国各地多样的自然教育理念,带来了关于自然教育的新启迪。在闭幕式上,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名单公布,华东师大崇明生态研究院光荣上榜。 华东师大崇明生态研究院于2021年被上海自然教育总校授予“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成为上海市第二批10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启动了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被帮扶高中阶段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集中力量帮助西部10个省市区、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247所高中学校领导人员和骨干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建成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作为部署
在合作中完成卫星模型的制作,近距离感受航空航天的魅力;在神秘的微观世界中,探索谁是细胞的建筑师,了解了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奇妙故事;和12个国家13个城市的小伙伴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暑期到来,上海的中小学生们也迎来了各种精彩纷呈的夏令活动。这个7月,不少别样的夏令营令孩子们收获满满。 暑期伊始,上海市第十中学不同年级的一群初中学生汇聚在学校创新实验室中,开启了暑期航天科普集训营
本周,美国两位高官将同时现身亚太地区——国务卿布林肯24日起将开启汤加、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之行。防长奥斯汀则从26日起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与布林肯在澳大利亚会合。 分析认为,美国再度发力南太意在加强盟友和伙伴关系,配合其“印太战略”开展大国竞争。但尽管美国以“前所未有”的努力拉拢太平洋岛国,依然收效甚微。而澳新两国一个外交更趋务实,一个秉持独立自主原则,均未必听命于美国。一场“拉拢之旅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反映了人类思想的精粹,必然存在于人类各种语言之中。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以汉语为研究对象和思想表达方式的汉语哲学,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汉语哲学的蓬勃发展彰显了我国哲学界强烈的理论自觉和自主意识。中国需要汉语哲学,世界也需要汉语哲学。进一步推动汉语哲学的发展,对于把当代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
7月7日-9日,由Statistical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STARF)编辑部主办、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协办、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和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统计理论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此次会议全程通过Zoom同步线上直播,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统计学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 第二届统计理论及其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捐建“赤水一中心理健康中心”揭牌仪式 7月22日上午,纪念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强国建设、我们何为”主题座谈会在贵州省赤水市第一中学举行。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战勇,赤水市市委书记汪能科,遵义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安小洪,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部分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进行的一次新的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必将推动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一个大提高,推动全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实现空前团结统一,凝聚起全国亿万人民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 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重要经验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每逢重大历史关头,都要号召全党
科技创新需要系统思维,全方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必须要结合中国实际,以国家战略力量为引领,以聚焦产业体系升级为主线,以激发市场主导作用为关键,注重宏观、中观和微观协同推进,不断提升产学研融合深度,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科技兴
北纬28度55分,东经89度36分,海拔4040米——这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县,是发生过抗英保卫战的“英雄城”,也是华东师范大学2021级孟宪承书院化学专业卓玛的家乡。2023年7月,华东师大岗拉梅朵藏文化社24名队员在江铁锋和吕希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分两队前往江孜县紫金乡和重孜乡两所小学开展以“雪域高原铸师魂”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卓玛正是紫金乡支教团队中的一员。 这是社团自2011年起
中国教师及发展基金会公布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获奖名单,全国20位青年导师获奖,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大力研究员位列其中。 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大力研究员 瞄准世界前沿,勇攀科技高峰 李大力主要从事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其在遗传疾病确证和治疗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2007年,他加入华东师大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修饰小鼠基因的技术平台。当年基因敲除技术获得诺贝尔奖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和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代表两校交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7月2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和西湖大学签订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务实合作,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以基础科学研究见长的西湖大学,是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建校之初起就高度重视人文社科教育。2022年,两校率先在通识
华东师大举行中层正职研修班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暑期读书班 7月20日,华东师大中层正职研修班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暑期读书班举行。近120位中层正职干部参加学习。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副院长张静作专题报告 上午的学习会由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副院长张静首先作了题为《智慧 勇气 爱:核心竞争力和向心力的塑造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近日,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相关研讨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此次研学营承载的不只是故事,更有我们无限的向往与青春的记忆,希望未来大家若遇到挫折或是困难时,再翻开这段记忆,你能感受到当年研学的学习历程和教育热忱,让你能找回自己,再往前进。”来自台湾东华大学的吴妤萱在结营时这样说道。温暖的文字中传达着这位青年学子和未来教师的真诚热爱和坚定信念。 近日,首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结营仪式在云南省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至此,历时八天,跨越
共有 23,54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3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