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历史学专业拔尖2.0基地师生共42人,依托地理科学学院“一带一路”倡议北天山野外实习基地,开展史地拔尖基地联合野外实习。 这也是自2021年,地理学与历史学拔尖基地探索跨学科融合式实习的第三年。同学们通过综合实践,从多时空角度认知人地协同发展,领悟国家发展战略。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历史学专业拔尖2.0基地师生在乌鲁木齐河山前更新世冲积扇顶合影 联合野外
8月24日,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副国务秘书蒲萨敏一行到访华东师大,副校长顾红亮出席会见。双方就华东师大协助柬埔寨落实中学阶段中文教育总体规划与大纲制定、本土中文教材编写、公立中学本土中文教师培养与培训、联合培养本土中文师范专业本科至博士中文教育人才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继续推进合作达成了初步共识。 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副国务秘书蒲萨敏一行访问华东师大 顾红亮表示,华东师大
昨天(23日),首期“心理学拔尖学生国际暑期学校”在华东师范大学开班。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4个教育部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的50位学生以及特邀专家学者参加。 随着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培养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本次暑期学校的主题为“脑科学·虚拟现实·计算建模”,通过心理学研究密切相关的知识和研究技术,把技术的学习与科学问题的解决
8月18-22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现场赛在浙江大学落下帷幕。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及其团队荣获课程思政正高组二等奖,法学院王欢欢教授及其团队荣获新文科正高组二等奖,经济与管理学部欧阳晓灵副教授及其团队荣获基础课程副高组三等奖,系我校教师首次获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赛奖项。 本届大赛共有
上海智慧党建网头条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华东师大应在与时代共进中把握发展机遇、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担当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学校中层正职研修班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暑期读书班上对进一步在服务对接中共同提升、共创新局提出具体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的“师大答卷”回应“强国建设、高校何为”更是学校领导干部的内心共鸣。 七月
“在‘牛郎织女’的传说中,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追赶被抓走的织女,其中还蕴藏着寻找母爱的含义……” 一场文明雅韵亲子讲座、一次博物馆人文行走、一个七夕传统文化市集、一场中式传统集体婚礼、一台充满古韵的文艺晚会……8月2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和闵行区吴泾镇共同主办的七夕传统文化节暨“我和文明有个约会”文明创建主题日活动在华东师大举行,为人们呈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文化盛会。 长久以来
7月底,华东师范大学100余名中层正职赴浙江杭州、江西上饶、贵州遵义及赤水等地实地调研学习,旨在凝聚对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共识,把主题教育成果切实转化为工作动力。这是华东师范大学深化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问题整改,抓牢队伍建设,催生干部担当作为、敢为善为、勇挑大梁“正效应”的生动实践。 “华东师大应在与时代共进中把握发展机遇、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担当
最近一段时间,多部网文改编影视剧一边热播一边引发了观众不同程度的吐槽,由此透露出的风向是,过去几年盛行的“IP+流量明星=爆款”的既定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经过了鱼龙混杂的跟风热潮之后,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改编需要回归理性。 必须承认,相较于传统小说,网络小说的影视化有着天然的优势。网络小说的商业性和娱乐性,能够和影视剧娱乐消遣的功能相吻合,其类型化则充分迎合了影视剧市场
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高质量开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8月2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前集中学习。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学习,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学习会。教育部直属高校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成员吴峰列席会议。 华东师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专题
一场文明雅韵亲子讲座、一次博物馆人文行走、一个七夕传统文化市集、一场中式传统集体婚礼、一台充满古韵的文艺晚会……七夕节当日,来自华东师大的师生们和闵行吴泾镇的市民家庭一同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夕文化盛典。 8月22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和闵行区吴泾镇共同主办的七夕传统文化节暨“我和文明有个约会”文明创建主题日活动在华东师大举行。校地双方联合开启以传统文化为媒,文明共育为桥的校地文明之约,携手
为进一步拓展本科生的全球视野,培养人文素养、学术思维与全球胜任力,经华东师大与合作院校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精心设计,在2021、2022年暑期举办“全球人文社科菁英”在线交流项目的基础上,于今年暑期举办第三期项目并首次线下派出,为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搭建了深入了解学科领域前沿、拓展研究思路与方法、强化交叉学科研究意识的多元平台。 经过前期的项目选拔与学业指导,来自文史哲、英语、社会学等16个
近年来,城市里虫鸣鸟叫声渐渐多了,乡村郊野“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景象也越发常见,长江口几近绝迹的“旗舰物种”江豚又游回来了…… 进入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进一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通过生态修复将“灰色空间”转化为“绿色空间”,为建设生态文明、提升民生福祉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般来说,生态保护修复的对象是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城乡生态空间,具有复杂的生态结构与功能。有别于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的发祥地和全国出版重镇。在2023上海书展期间,如何重温上海出版走过的路,激活当下出版业活力?“上海出版年刊”第三本——《上海出版年刊(2022)》首发,电子版同步在上海出版信息库更新。 首发式上,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与文化系系主任邓香莲教授对年刊中收录的2021年度《上海市新闻出版产业报告》做了深度解读:近三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上海市的图书整体营收大幅下降
共有 23,52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310 页 |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师范大学沪ICP备05003394号-26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