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占仁一行来校调研,两校座谈会在闵行校区办公楼举行。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党委常委、统战部长,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惠虹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部相关领导参会。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王占仁一行来访华东师大 会上,张惠虹对王占仁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两校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建立教育部指定对口支援关系,开展更为全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代表的致信中,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这一精神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沃土,熔铸了历代师者的精神品格,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教师的精神风貌。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家国担当——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教育家精神的政治灵魂,体现了教师的家国担当。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血脉、价值基因,既
随着文创产业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日益成熟,各项扶持政策、保障措施更加细致,从业者、创业者拥有更多信心。下一步,应找到着眼于长远的内驱力,对标大众审美生活需求,推动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 比如,着力培养高端人才。 在培养模式上,实用、实践、科学、应用被排在第一位,“工作坊”“文创营”等形式受到热捧,小班研讨与项目实训发挥很大作用。通过课程、实践、竞赛于一体的路径,促成产品输出与项目
11月24日至26日,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学术会议暨第四届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聚焦“校园欺凌与暴力的科学防治”,围绕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方案、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缘起及影响、青少年欺凌保护行为的多样性、霸凌参与者个人特征研究等主题进行学术研讨。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2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心理学会现任
科技之光与思维漫谈交相辉映,学科大牛与师大学生现场交锋,手碟回声与老子真谛弥漫融合,这个独属于华东师范大学的“科学奇妙夜”注定非同一般。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区科技文化节暨书香校园启动会在闵行校区学生发展空间展开。12组科学传播学生团队的路演展示和丝丝盘旋的手碟表演让全场氛围迅速升温,由此拉开“科学奇妙夜”的大幕。表彰挂帅、揭榜打榜、学科交融、思维碰撞、书香校园等元素在“一站式”学生
在《论语》中,孔子对“直”与“礼”、“学”与“明”等进行了直接或间接阐述。准确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找出古人修身养性的内在机理。 孔子特别重视“直”。“直”就是保持正直的本心本性,这是成为达者的必需品质。不过,心直口快,怎么想就怎么做,对人对己也容易造成伤害,故孔子深谋远虑地提出用“礼”来救“直”之失。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论语》提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君子之于朋友,一定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进行思想引领、理论感召、真理穿透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实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独特优势和根本保证。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首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中,华东师大研究生团队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MBA组)、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指导的首届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近日在上海大学落下帷幕。 经激烈角逐,华东师大研究生团队一举斩获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
为进一步深化华东师大同白俄罗斯高校之间的合作,落实华东师大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框架下的系列规划,切实提高华东师大在白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学校代表团于11月21日-23日访问了明斯克相关高校及机构。 21日,华东师大代表团参加了在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举办的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并签署《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成立协议》,成为该联盟的首批成员之一。代表团还参加了中白大学校长论坛,听取
“越是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凡事追求‘见贤思齐’的家长,越可能陷入家庭教育倦怠。”“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塑造,成人这件事不能只靠学校教育,主要靠家庭教育。”如何治愈家长焦虑?和孩子一起升级打怪,华东师大家庭教育微专业首期开班。 上周末,由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主办的家庭教育微专业首期班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正式开启,并在云端同步面向社会直播。开班仪式上,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等领域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沈芳主持的“拓展对地观测数据应用,赋能西北太平洋和印太海域海洋生物圈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在印度尼西亚举办“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由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印尼国家创新与研究署联合主办,是专家与学员的首次面对面交流。与会学员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并与专家就各自论文初稿和数据处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上,学员们关注于热带海域的海表
2023年11月2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与澎湃新闻携手建立的“华东师范大学-澎湃新闻”智能传播实验室签约仪式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行。 2023年11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先荣(右)与澎湃新闻总编助理、编委高剑平(左)签订建立“华东师范大学-澎湃新闻”智能传播实验室。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先荣,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卫宁
智慧养老实践中,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工具是一大制约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保所所长、教授曹艳春主持的课题《当“数字化”撞上“老龄化”:上海市老年数字素养和鸿沟现状调查及其弥合路径探究》,对上海市老年数字鸿沟发生机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老年人一天上网时长 在被调查的1194人中,约20%的老年人一天上网时长不足1个小时,约60%的老年人的上网时长集中在2—5小时,剩下20%的老年人
区域国别学语境下的学科建设是一个新课题 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与此同时,其二级学科的设置和发展引人关注。与传统学科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被解构为不同学科下的研究领域有很大的不同,交叉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设置有其自身的科学逻辑,并且要兼顾多重因素。总体来讲,就是既要克服传统学科下区域国别研究的不足或弊端,把“加强”“补短”“创新”作为新学科设置的关键词,又要着眼于
随着数字要素的迅速渗透,社会治理与发展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智能化不仅是一种方式和手段,更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养老服务成为未来的重要民生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推动实现智能化社会保障成为当务之急。为深刻理解社会保障领域在数智化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充分认识数据在政策实施、支持决策、服务群众、配置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华东师大于11月25-26日在沪举办“数智化社会保障暨
共有 23,6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28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