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读书的小兰最近发现了一条夜间City walk好路线。“从昌平路桥散步到外白渡桥,一路灯影变幻,水波荡漾,惬意得很!” 自苏州河中心城区段两侧岸线42公里基本实现贯通之后,两岸的景观照明建设工程也同步进行。步道连起来了,灯亮起来了,游船也开起来了,像小兰一样夜游苏州河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目前滨水步道的景观照明是否都连贯?夜游苏河的市民游客是否感到安全舒适?周边居民会不会觉得
烦恼是怎么来的、人为什么会害怕、什么是自我意识……这些常见的问题,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心理。如何把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转化成普通大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科普知识?普陀区万里街道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合作共建,打造的全市首个沉浸式心理科普展馆——“万里无忧”体验空间昨天对外开放。 走进500平方米的体验空间,暖色调布置让人放松心绪。正对大门的迎门墙上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裸眼3D显示屏
“您好,蒋院士!请问您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时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在华东师大读书时,我印象最深的是1990年深秋,潘道暟先生鼓励研究生们自己去参加学术会议。我与戴立益一起参加第三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结识了许多专业领域的顶尖人物,这次经历点燃了我的新志向。” 2024年1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普陀校区的理科大楼二楼软件工程学院大厅,一块一人高的电子屏幕上,出现的是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邀嘉宾 班永杰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 宋学勤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 任海涛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图为近日,在重庆建川海疆博物馆展出的我国海军退役军舰上,城口县蓼子乡第一中心小学的学生、教师代表在体验铁路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课校外活动。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作为我国首次
1月11日,新提任和交流任职中层副职集体廉政谈话在浦东新区党风廉政教育基地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出席并作廉政报告。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旦锋以及新提任和交流任职的40名中层副职出席。廉政谈话由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俞黎阳主持。 中层副职集体廉政谈话 曹友谊以《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新征程上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题作廉政党课。报告回顾了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
1月12-13日,推动联合国“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实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深度参与海洋十年行动、共同推动海洋科技变革”为主题,由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简称“协作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主办,并得到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多家单位支持。来自全国46家单位
1月12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工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普陀校区校工会多功能厅召开。全校各部门工会主席、各级各类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和来自一线的广大工会工作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工会主席、妇委会主任程静,工会常务副主席房建军、副主席吕玉才以及部分校工会两委委员出席了大会。总结表彰会由吕玉才主持。 华东师大2023年度工会工作总结表彰会召开 房建军首先对2023年度
2023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今天颁奖,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专职辅导员吴晓隆老师入选,全市仅10位,祝贺! 2023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吴晓隆(右四)领奖现场 华东师大设计学院辅导员吴晓隆 提起吴晓隆,你想起的是什么?是十年前勾起无数华东师大人共同记忆的《植此四年,今昔一念》系列照片?还是《在丽娃食堂剥鸡蛋》等温暖又治愈的网文?或者是《来隆去脉聊摄影》以及《奥运会的背心从此多了
12月29日上午,华东师大特邀党建组织员制度建立30周年座谈暨新一届特邀党建组织员聘任仪式在普陀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顾红亮,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老干部党委、关工委相关负责同志,两届特邀党建组织员和聘任单位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谭红岩主持。 华东师大特邀党建组织员制度建立30周年座谈暨新一届特邀党建组织员聘任仪式举行 与会人员观看了特邀党建组织员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原则,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向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根本保证
在上海的基础教育界,科学教师“跨界”而来的现象很普遍。地理、语文、音乐甚至体育教师,能否通过转型成为一名科学教师?随着科学教育逐渐火热,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教育界引发日益广泛的探讨。 “执教科学教育的人并不少,但优秀的科学教师仍然稀缺。”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中心执行主任裴新宁看来,放眼全球,科学教师的门槛本来就不低。 “跨界”教师成为中小学
上海市教委日前认定400门课程为2023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华东师大23门课程入选。截至目前,华东师大累计共有94门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 华东师大2023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华东师大在深入推进卓越育人工作中,以学生能力提升与素质达成为中心,构建了“思维导向、前沿导向、研究导向、英才导向”为引领的课程体系,推动思维教育持续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为落实学校第十四
据媒体报道,经过5年建设,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取得实效,一批“从0到1”的科研成果从校园实验室走进现实。历时5年,“卓青项目”带出了556名优秀中青年创新人才,在《自然》《细胞》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885篇学术论文,多人被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30余项,总经费达16亿元,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在京转化。 累累硕果背后是一整套缜密的创新机制。北京市
近日,“历史的星光:京津画派和海派绘画研究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这是上海首次系统呈现京津画派与海派绘画的研究展览,汇聚了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陈师曾、徐悲鸿、张大千等艺术巨匠的近90件精品力作。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汪涤带大家看展,领略南北两大画派是如何推动中国绘画由传统走向现代的。 吴昌硕《红梅图》一八九九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齐白石《松鹰图》一九五
共有 23,53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25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