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安全到半导体制造,从航天通信到人工智能,这个毕业季,华东师大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向“新”而行,积极投身先导产业的广阔天地,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青春动能。一起来看,他/她们的故事! · 做守护数字安全的“国门卫士” 杨赟博,2025届软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已签约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与杭州滨江区共建的博士后工作站——杭州高新区(滨江)区块链与数据安全研究院
在数字基建中嵌入文化基因,在虚拟空间中守护精神根脉,在文明互鉴中彰显东方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在数字技术重构人类文明形态的当下,持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既是技术赋能、主体重构与治理创新的系统工程,也是维护文化安全、打破西方数字霸权、构建数字文明新形态新基石的必由之路。如何
2025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由“专”到“传”,必定要经过“转”吗? 题目公布后,不少读者发现,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和华东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2019年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文章《古人说“文章九命”,太悲观了,我归为三个字:专、转、传》高度关联。 那么,胡晓明教授如何点评今年的高考作文?新民晚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他。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胡晓明说,今年的作文题不仅延续了哲学
学校定于2025年6月10日(周二)下午安排校领导信访接待,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信访接待校领导 曹友谊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二、信访接待时间 2025年6月10日 13:30 ~ 15:30 三、信访接待地点 闵行校区办公楼319室 特此公告。 信访办公室 2025年6月7日
20世纪70年代末,陈旭麓以“新陈代谢”命意的近代史体系最能见出他“治史的眼睛”和“思辨”的特色。 陈旭麓,历史学家,著有《近代史思辨录》《浮想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等。1946年10月,陈旭麓随大夏大学自贵州返沪,自此在上海度过了人生的大半年华。 湘乡才俊 陈旭麓是湖南湘乡人,早年求学于长沙,就读于孔道国学专科学校和无锡国学专科学校,1938年进入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大力、刘明耀团队联合临港实验室青年研究员陈亮团队,开发出高性能线粒体腺嘌呤碱基编辑器(eTd-mtABEs),并利用eTd-mtABEs成功构建了感音神经性耳聋和Leigh综合症大鼠疾病模型。此外,团队使用重新改造的DdCBE变体,首次实现线粒体致病突变的体内原位纠正,成功逆转了leigh综合征的疾病表型。 6月3日,两篇研究论文均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期刊同期发表
崇廉尚洁扬正气,淬炼初心树新风。6月6日16:00,跟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师生党员,走进2025年高校党组织示范微党课第1讲《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期微党课由华东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的党组织书记和师生代表共同讲述,欢迎广大师生观看微党课。 让我们跟随本期内容,共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近日,共青团中央对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追光”宣讲团获评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王元力获评优秀个人,为学院在该国家级社会实践赛事上的首次获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追光”宣讲团获评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 王元力获评全国“三下乡”优秀个人 · 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6月4日,澳门千名教师精英培训计划(第十四期)开班仪式在华东师大举行。华东师大副校长吴健,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处长顾秋利,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苏智敏,上海市教委港澳台办公室张天翼,普陀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主任袁建周,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港澳台办公室的相关代表,以及来自澳门的26名幼儿教育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港澳台办公室主任王素斌主持。 澳门千名教师精英培训计划(第十四
6月5日,中共华东师大第十四届纪委在校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校纪委委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监察处处长俞黎阳主持。纪委办监察处巡察办干部列席。 华东师大第十四届纪委第四次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贯彻“第一议题”制度。与会同志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习近平
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通识教育指南》)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两份文件。两份指南的发布是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新需求的敏锐洞察与积极担当,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健康与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在价值导向方面,两份指南强调立德树人和素养培育,坚持技术向善与安全可控的原则
高考虽然很重要,但我想对所有同学说的是:我们的人生,并不会受限于它。 6月7日,高考就要开考了!在上海,今年将有超过6万名考生奔赴考场。 无论考生准备得如何、心情如何,只需记住,赶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经历。 无论这次考试结果如何,也请记住,高考不是终点,而是奔向更辽阔山海的起跑线。 高考前,文汇报特别邀请沪上中学校长、高三班主任和经历过波折却最终梦想成真的高考“过来人”,为广大
6月5日上午,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图书馆内,一个连接现实与虚拟的教育新地标——元宇宙未来学习空间正式点亮启用。虚拟仿真、数智学伴、沉浸课堂,突破时空壁垒的智慧学习新生态激活开启!这是学校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实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和“数智跃升计划”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在重构学习生态、重组学习要素、重构学习范式的探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卓越育人注入澎湃的“数智力”。 启用:锚定未来教育新坐标
为推动大规模跨语言数据库和常模的发展,5月31日至6月1日,跨语言数据库与常模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逸夫楼报告厅和儿童脑成像中心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蔡清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李平教授共同发起,旨在通过推动跨语言数据库的建设和共享、探讨人类语言与认知理解的核心问题、促进跨语言、跨学科的深入合作。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心理学会语言心理学专委会和上海市心理学
5月30日上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一行来我校进行调研。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主题开展座谈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启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主持。 上海市社联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任小文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面对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科技新潮流,推进
共有 23,70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1 页 当前第 2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