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联合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实验室与装备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在普陀校区举办“新质生产力”主题报告会。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教授应邀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会前,校党委书记梅兵会见徐飞教授并进行亲切交谈。副校长施国跃、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执行院长何佳讯参加接待。 校党委书记梅兵会见上海财经大学
“‘吴’限能量‘泾’典有约”——2024年吴泾镇理论教育大众化创新实践项目今天启动,助力理论教育守正创新,为闵行区吴泾镇加快“南北统筹、三区联动,高品质科技时尚城”建设再添澎湃“心”动力。 围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建设目标,吴泾镇在理论教育大众化创新实践过程中始终注重为其赋予更“接地气”的成色,本次推出的“‘泾’典集”理论教育大众化品牌对此有进一步体现,《世界级“科创湾区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李大力、王立人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曾凡一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三个高精准型的haA3A-CBE系列胞嘧啶碱基编辑器,在兼顾高精准度和极低脱靶活性的同时,在以往的高精度编辑器活性非常低的甲基化区域和GC序列背景位点表现出显著活性和安全性优势,并通过目前基因治疗常用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或脂质纳米颗粒(lipid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筑梦”计划(2024年度)实施方案,经校友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现将华东师范大学第四期“教育筑梦”计划(2024年度)入选项目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3年4月1日-4月10日;如对入选项目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校党委宣传部反映。 联系人:刘老师 喻老师 联系方式:021-54344716 ecnudreams@admin.ecnu.edu.cn 附件:华东师范大学
为加强校园急救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普及,华东师大与上海市红十字会携手于3月27日在普陀校区举办了2024年首期救护员培训班。 本次培训聚焦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和创伤急救技术等关键技能,旨在增强师生急救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吸引了近200名师生积极参与。培训采用课前导师线上指导理论学习,课堂理论讲解与技能演示、实践操作,以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学员能
3月29日-30日,由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2024(第二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在上海大零号湾举行。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院士出席并作首场主旨报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闵行区副区长李锐、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张宏翔、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会长董树沛、华东师大副校长施国跃致开幕词。复旦大学赵国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华东理工大学魏东芝教授、华东师大
最近一段时间,多起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发生,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关于防治校园欺凌,各地也有不少举措出台,这些举措能否让发生在隐秘角落里的校园欺凌,暴露在阳光之下?我们还该做些什么,从根源上防治校园欺凌? 深圳市福民小学学生:玩笑是偶尔的,然后校园欺凌是经常,而且是那种比较过分的。 近期的多起校园欺凌事件,让人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在中小学学生的安全问题上。教育部印发通知,将在本周
各单位: 为表彰先进,推广经验,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2023年度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于在台风、暴雨、大风、雷电、高温、寒潮、低温等灾害性天气中认真履职,在确保校园道路、交通运输、物业楼宇、公共设施、建筑工地、科研教学、师生生命、学校财产等安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具体评选相关办法及申报审批表见附件。 请各单位于2024年4月17日(周三)17:00前将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合成生物学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今天(3月29日)举行的2024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健康大会上,与会专家分享了不少这一领域的前沿进展。站在未来“造物时代”的门槛上,合成生物学正在诸多领域引发变革,其潜力和应用范围也将超越传统生命科学的边界。 微纳技术打造高效“桌面工厂” 作为一门融合生物学、工程学、信息科技等多学科知识的前沿科学,合成生物学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物质
各位老师、同学: 因普陀校区35KV电业开关站(原马牌建筑)改造项目室外电缆沟施工,需要临时占用金沙江路135号门口通道,占用期间金沙江路135号门全部封闭,届时行人及车辆无法通行,请从其他校门出行,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封门时间:2024年3月30日周六上午7时 结束时间:2024年5月12日周日下午5时 联系人: 建设单位:基建处刘老师18761975685 施工单位:上海甲由电力科技
自2014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办学已走过十年历程。十年间,该校的书法篆刻办学时常有创新之举,获得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因此获得好口碑。澎湃新闻获悉,“吾道含章——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办学十年作品展” 3月29日下午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开幕。 含章,包藏美质,展览通过150余位书法篆刻专业师生的300余件作品,100余本出版书籍,回溯了十年办学的历程与硕果。 展览现场 十年办学结硕果
延请名师,汲取各家之长,用“毛笔日记”实现日常书写,倡导创作学术“两翼齐飞”,呈现书法篆刻领域“华东师大现象”。2014年以来,华东师大书法篆刻办学走过十年历程,160余名研究生毕业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推广大众美育。 含章,包藏美质。3月29日下午,“吾道含章——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办学十年作品展”在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一楼展厅开幕,全国大中小学书法美育一体化学术研讨会座谈会
3月2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慈善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二期捐赠暨启动仪式在普陀校区校友之家举行。上海紫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理事唐继锋,上海紫江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刘罕,秘书长陈琳,副秘书长范嘉妍;华东师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校基金会副理事长雷启立,校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健,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任开蕾,以及项目相关的职能部处室、院系负责人出席捐赠暨启动仪式。仪式
田晓丽博士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她的研究兴趣包括:互联网与社会互动研究,符号互动论, 微观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医学社会学。她撰写了大量关于各种形式的网络互动的文章,包括电子邮件、博客、网络文学、网络购物、社交媒体等。她最近的研究探讨数字媒体的使用如何影响职场社交和社会关系。她的研究成果发表在American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23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