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一行来校访问。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与李磊一行进行深入交流,学校办公室、人事处和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参加座谈。 陕西师范大学代表团来华东师大访问交流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薪酬绩效改革、校内二级单位绩效考核分配、教学科研业绩奖励、学校所属企业组织架构及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李磊对华东师大的盛情接待和精心准备表示感谢。他表示,华东师大在薪酬绩效改革和
近日,华东师大副校长雷启立率团出访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代表团成员先后访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大学,拜会了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及教育参赞等,拜望各地海外校友,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信息学部、医学与健康研究院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人员随团出访。 4
学校定于2024年4月23日(周二)下午安排校领导信访接待,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信访接待校领导 曹友谊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二、信访接待时间 2024年4月23日 13:30 ~ 15:30 三、信访接待地点 闵行校区办公楼319室 特此公告。 信访办公室 2024年4月19日
4月17日下午,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普陀校区就学校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专题培训,各二级实体单位离退休工作人员、老龄办工作人员,共计30余人参加了培训会,老干部党委书记、老龄办主任张军,老龄办副主任王丽娟出席会议。会议由老龄办李圣主持。 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专题培训举行,老龄办李圣主持会议 信息化办公室肖宇在培训会上详细讲解了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中面向实体单位用户的操作流程、操作步骤
王法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生态中心副主任、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站站长,获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林草局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杰青、珠江科技新星,以及中科院青促会会员等国家和地方人才类项目多个。其研究以海岸带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初步厘清了区域尺度上滨海湿地蓝碳功能适应气候变化反馈机制,评估并预测了全球尺度上滨海湿地蓝碳碳汇格局和潜力。已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颜子楠,男,1982年出生。2006年伦敦西敏斯特大学学士,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2007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硕士,2011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汉学专业。2011年至2013年间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2014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7年至2018年间于牛津大学访学。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诗歌与诗学、清代宫廷文学与文化、西方汉学与翻译。
Johannes A. Lercher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美国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曾担任欧洲催化协会主席,德国催化协会副主席,国际分子筛协会主席。长期担任国际催化领域的重要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和《Catalysis Communications》的主编和包括中国催化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在内的多种国际期刊编委顾问
吕志峰,主要从事文字训诂学、汉语词汇史研究,近些年主要关注秦汉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国家语委课题1项。在《敦煌研究》《中国文字研究》《东南文化》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讲《古代汉语》、《中国文化专题》等本科生课程,《文字、词汇专题》等研究生课程,先后获得华东师大优秀任课教师奖、优秀教学贡献奖、学生心目中最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学
卜松山(Karl-Heinz Pohl),德国知名汉学家,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1945年出生于德国萨尔路易。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伦理学与中国近现代美学、中西跨文化交际与对话。现任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德国特里尔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著有《中国美学与文学理论》《全球化语境里的中国思想》《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等学术专著专论,译著有《桃花源——陶渊明诗集》《李泽厚》等。
一、幼儿园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创办于1952 年,是一所教科研一体化的高校附属幼儿园、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现行的收费标准:保教费:700元/月;外籍1300元/月;餐费15元/天,代办费235元/学期。 二、招生对象 托班: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出生 小班: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出生 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可正常参加集体活动、符合招生范围的幼儿
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公布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华东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水杉在线:大规模个性化全民数字素养在线学习提升平台入选!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了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4月16日下午,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估指导中心在华东师大普陀校区召开《关于推进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专家咨询会。 《关于推进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专家咨询会举行 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学红、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社和沈韬、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杨德广、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雷浩、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查正和
项静,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现当代文学方向。80后学者、上海作家、青年评论家。著有《清歌》《集散地》《韩少功论》等。
4月15日,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福州开幕。会上同期举办的50余场学术活动中,“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术活动”格外引人注目。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就如何开展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近年来,国家对科学教育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校内校外关于开展科学教育的推动力度空前。为避免科学教育走入误区,科学教育到底“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急需解惑。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与会专家。 教
胡晓明,熟悉他的人会喊他一声“胡老师”“胡教授”“胡馆长”,有的同事、后辈还会亲切地喊他“晓明哥”。不熟悉他的人可以上网搜寻: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曾任校图书馆馆长近十年。古典文学是他的学术殿堂,像《从李白到杜甫看唐诗的变化》这样既浪漫又幽深的课程,胡教授讲起来宛若“脱口秀”。 图说:《胡晓明水墨作品展》在华东师大图书馆开幕 采访对象供图 然而,即便再熟悉他的人
共有 23,6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22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