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定点帮扶工作,6月3日下午,云南省寻甸县委书记高宇明一行到华东师大访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与高宇明一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云南寻甸县委书记一行来校访问 高宇明对华东师大六年来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寻甸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GDP数据与多项指标排名均持续上升且增幅明显,东西部协作与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呈现良好态势,教育发展欣欣向荣,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华东师大
岁月流转,风雨洗礼,光华精神,传承百年。今年6月3日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光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整整100年,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强国的阔步征程从未止步。连日来,传承百年光华办学精神系列主题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接连展开。珍贵历史影像在AIGC技术的加持下活化出生动的百年校史,师生们赞其为“每一帧都是波澜壮阔”。 ◆ 声援五卅光华肇建,巍巍学府群贤毕至 ◆ 今年是纪念
6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迎来了百年华诞。当天,虹关路88号的校园被装点得光彩夺目:鲜红的拱门巍然矗立,彩旗猎猎迎风招展,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节日的欢腾。风雨无阻,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友、嘉宾,怀揣着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共赴这场跨越世纪的“生日聚会”。 校史长廊前人头攒动。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页页斑驳的手稿,将百年的筚路蓝缕娓娓道来。校友们驻足于“1925-2025时光隧道”前,指尖轻触
汇聚中国和欧洲近30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探讨在地缘政治动荡背景下,政党政治如何塑造欧盟决策。 受俄乌冲突延宕、经济复苏乏力、移民问题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欧洲传统政党民意支持率走低,极右翼政治力量却不断崛起,力图重塑欧洲政治版图。 5月30日至3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欧洲学会协办,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项目”部分资助的国际学术会议“欧洲政党
每天清晨,他会带着学生从坚持三公里晨跑开始,激活学习、科研热忱,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投身电子通信行业近三十载,他执着于电路设计、数字微镜芯片等领域创新研发,为解决“卡脖子”技术瓶颈,不断破题拓路。从优秀高薪工程师转身拾起粉笔,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教坛“园丁”,他暗自立下誓言,为国家培养一百名卓越电子工程师……他就是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双创中心主任刘一清。多年来,他创新培养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边界线长,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作为支撑这一宏大战略的基础性工程,深化周边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中老铁路客运列车通过老挝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新华社发 1、战略维度:周边研究
Piotr Dutkiewicz博士是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政治学教授兼治理与公共政策中心主任。他也是瓦尔代俱乐部成员。 专门研究东欧政治与社会;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社会变革;民族冲突;东欧国家与行政。他曾担任波兰地方和区域发展 19 卷系列丛书的主编(1986-1989 年),以及另外 12 本书的编辑(或联合编辑),其中最新的一本是:Piotr Dutkiewicz、Tom Casier 和
黄琼瑶,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上海交通大学文学博士,法国先贤祠-索邦大学访问学者(2019-2020),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访问学生(2016-2017)。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文化、中西艺术交流、文艺批评。著有《“视而不见”: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译有《德里克•贾曼》。
顾维遐,香港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她是香港最年轻的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奖得主,在加入香港大学之前,她被任命为纽约大学荣誉青年院士。2024年顾维遐老师被任命为跨国仲裁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national Arbitration)学术委员会成员,成为该学术委员会的首位中国学者。 顾老师的研究重点是仲裁、争议解决、国际私法和跨境法律问题。她出版了 2 本专著、3 本编辑
成谨济,韩国首尔市立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韩国著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当代思想史与东亚文化研究,著有《“样式”的政治化与东亚知识分子的文化困惑》等,译有《去政治化的政治》(汪晖)等,发表多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论文多篇。
张力锋,男,1973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2004年)。现任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凯尔文大学哲学系坦普顿研究员、牛津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与语言哲学、形而上学,迄今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重要学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应邀前往哥廷根大学、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设讲座多场。
Graham Priest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The Graduate Center,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oyce Gibson Professor Emeritus at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马晓霖,二级教授,上海大学博导,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津贴国际问题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知名媒体时政评论家,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多家部委或知名智库理事、学术委员。曾在新华社工作17年。 2015年加盟北京外国语大学并担任教授。2019年6月加盟浙江外国语大学并获聘首位“西溪学者(杰出人才)“。 长年研究和著述领域为中东及伊斯兰事务、大国关系、中国外交、恐怖主义
彭牧,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民俗学博士,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信仰与实践、礼仪和节日、民间手工艺、中医与民间医疗、身体民俗、民俗学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出版专著Religion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in Rural China(Routledge 2020),发表
共有 23,64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2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