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东华三院等合作单位邀请,校长钱旭红率代表团于5月6日至11日赴中国澳门、香港访问。 代表团首站到访澳门大学,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会见代表团一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两校在师生交流、书院互动、联合科研、人才联培等方面的丰硕成果,共同期望两校继续发挥各自优势,互鉴互补,携手深化在海洋科学、生物医药、AI与大数据、教师教育等领域交流,加速推动
该校致力于将新型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并积极开展北极社会研究、跨学科医学研究和应用数据分析。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在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一位普京嘉奖的俄罗斯名校校长,与中国上海高校签约共建联合工作室,开展北极问题等研究。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欧亚研究联合工作室在沪宣告成立。15日,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与来访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家庭教育领域,改善未来家庭教育生态正成为教育新热点。为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5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学术交流会同期举行。 会上发布了“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旨在为家长打造生成式人工智能陪练空间,助力实现高质量、个性化、全周期的家庭教育服务。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家庭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闫寒冰
5月15日,国际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James Fraser Stoddart)重返华东师范大学,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弗雷泽·斯托达特在讲演中表示。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弗雷泽·斯托达特是有机超分子化学和纳米科学领域最杰出
近日,记者暗访某教育培训机构时,该机构正在针对某校小升初进行招生说明会。本来,小升初实行的是免试就近划片入学政策,可仍然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择校焦虑。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这是教育部首次以专项行动的方式,对全国义务教育招生作出全面系统的工作部署。为什么要进行专项行动?主要针对什么样的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呢? 此次教育部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
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个体的创造力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必要,几乎在生活的所有领域,创造力都是成功的关键。创造力可以被视为能力、过程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人或群体通过它产生可感知的产品,该产品在社会环境中既新颖又有用。 科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努力,这一观点无可争辩,因为科学思想是心灵的创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物理学的概念是人类智力的自由创造,它不是(虽然表面上看来很像是)单独地由外在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五月,生机盎然,2024年度的无偿献血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热切关注,大家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师大青年的热血和担当,为上海市的临床用血安全贡献了师大力量。 华东师大开展2024年无偿献血活动 经过精心有序的组织,校医院与院系的充分动员,师生们的献血热情高涨。在医务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的指引下,同学们井然有序地填写登记表、进行健康征询、血液初筛
余华义,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A岗),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2001-2005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5-201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国民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硕博连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以及在康奈尔大学
为了实现高密度存储、延续摩尔定律,探索具有二维极限厚度铁电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维滑移铁电材料的快速发展为该领域带来了新契机。目前,有关二维滑移铁电材料铁电性的起源和自发极化机制(如离子位移、原子位移、层间滑移、扭角堆垛等),特别是外场调控下滑移铁电极化翻转的动力学过程仍不清晰,直接制约了新型二维铁电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古文字、汉字学、出土文献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出版《楚文字编》《包山楚墓文字全编》《古文字与古史考》、《汉字学论稿》等著作多部,曾多次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近年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汉字研究与教学。主要有楚文字研究与楚文字学构建、汉字学理论探索、汉字阐释理论与汉字文化普及等几个研究方向
5月15日,乌拉圭驻沪总领事马塞罗·马龙(Marcelo Clóvis Magnou Pérez)一行来校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总领馆助理兼翻译孟黎洁、汤涤非以及技术支持鲁冰艳。副校长顾红亮会见总领事一行。 乌拉圭驻沪总领事马塞罗·马龙(Marcelo Clóvis Magnou Pérez)一行来访 顾红亮欢迎代表团一行。他在致辞中指出,华东师大积极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
报告人简介:蓝江,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教授,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尤其是当代法国和欧洲大陆激进左翼思想研究。已发表数十部专著、译著,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讲座内容介绍: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困惑是,那些具有智能的数字存在物是否成为取代人类主体的存在,当然,在拟人化的“自我意识”人工智能的角度之外,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如何
报告人简介:男,浙江乌镇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博士,主修实验语音学。先后任教于港理工、澳国大、港科大。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兴趣为演化音法学和类型学,语言与逻辑。出版专著13种:《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写作的规矩》《教我如何不想她》《A Grammar of Shanghai Wu》《北宋中原韵辙考》《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等。发表论文
上海大夏大学自成立至今,已经整整100周年。大夏大学自1924年创办到1951年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在27年办学的历程中,校址数迁,弦歌不辍,先后在上海、江西庐山、贵州贵阳和黔北赤水存续学脉。其中,1941年抗战期间在香港短暂的办学史,是大夏办学历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也是香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朵小浪花。 1930年代的群贤堂 一、“孤岛”困境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尤其是随着“八一三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欧亚研究联合工作室5月15日在上海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会见了来访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校长沃尔科夫·瓦季姆一行。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欧亚研究联合工作室是两校依托各自科研优势及兴趣领域共同建立的研究机构,以两校人文学科、社会学、经济学等优势学科为引领,力求持续扩大中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21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