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戏曲研究中心主任。“现代戏曲研究”微信公众号创办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戏剧艺术》副主编、图书馆馆长。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戏曲的理论与实践、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著有《现代戏曲论稿》《20世纪戏曲改革的三大范式》《怀疑与自由:文化转型期的戏剧批评》等。
在“百年大夏”主题征文活动中,我们收到一篇回忆母亲的长文,讲述了大夏大学1947级教育系校友、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的冷福志女士的故事。 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跟随儿子张伶的笔触,了解这位母亲——大夏大学毕业生、第一批华东师大教职工,坚毅而丰盛的人生。 1989年,冷福志(左一)夫妇和儿子张伶(右一)在外公冷遹先生纪念活动上留影 “我的母亲冷福志,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她是大
报告人简介:James Fraser Stoddart教授是有机超分子化学和纳米科学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司徒塔特教授是机械互锁型分子及分子机器领域的创始人和重要奠基人,迄今已经在《Nature》《Science》等重要杂志发表论文
张强,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副系主任,国家杰青、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污染源排放与管控专委会副主任,全球排放研究计划(GEIA)中国工作组共同主席,CMIP7情景模式比较计划(ScenarioMIP)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副主编、编委。主要
有一支来自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的“宝藏”团队,在团队应届毕业生中,8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全部获得推免资格,1名师范专业毕业生取得专业仅有的两个推免资格之一,4位被推荐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这个“宝藏”团队就是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CUPT集训队,包揽三年来物理学专业研究生推免成绩的第一名。过去两年,团队中3人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3人获校优秀毕业论文,6人进入北清复交深造。 2023
4月29日,2024年新华社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国故事世界说——从《参考消息》看世界媒体眼中的中国”主题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参考消息报社资深编辑与到场青年学生面对面分享交流,并向学校赠阅《参考消息》数字报。 报社代表介绍了《参考消息》报发展历程和现状,《参考消息》由新华通讯社主办,创刊于1931年,是读者了解国际社会,获取前瞻性、趋势性、镜鉴性信息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国日益走近
今天(5月10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参事室”)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备忘录签订暨李道季参事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普陀校区举行。 参事工作室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由市政府参事室与参事所在单位共同设立、协同保障参事履职的工作平台,通过整合市政府参事室与学校资源,发挥参事较大社会影响、较高社会威望、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深入开展参政议政、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5月10日下午,聂震宁谈文学、阅读与教育——暨小说《书生行》研讨会,在担负着“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使命的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我一直想着要写一部小说,感恩我中学时代的老师们,特别是许多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鲁迅先生说过:‘创作总根于爱。’我爱那些可敬而难忘的老师
踏足韶山前,16岁的高中生林紫涵用“隔了一层薄雾”形容自己对伟人毛泽东的认知。 林紫涵就读于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第一中学。在“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中,她与千余名当地师生一起奔赴韶山,共上“行走的思政课”。影视剧、诗词和故事里那位从容坚定、豪迈豁达的伟人穿越时空、拨开薄雾,以更完整、真实、可亲的形象出现在青年人面前。 “薄雾”,也曾存在于学生群体和思政课之间。 波谲云诡
恐高(Fear of heights)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情绪反应,身处高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手脚发软、心跳过速、手冒冷汗。原因何在? 记者10日获悉,中国学者对先天恐高反应开展研究,意外发现小鼠大脑中的非成像视觉系统诱发了恐高反应。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小兵/潘逸萱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据了解,早在几千年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深化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复旦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等单位联合
2024年5月11日献血人员名单(172人) 学号/工号 姓名 管理院系/部门 20110063 许福岩 后勤保障部 20170102 缪亚琴 机关党委 20190082 付晗 后勤保障部 20190196 刘凌艳 后勤保障部 10185201111 刘雨洁 中国语言文学系 10191170429 柴圣坤 外语学院 10200110102 唐宁 中国语言文学系 10200110403 陈玉婷
5月10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在普陀校区会见了马鞍山市委组织部、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卫健委一行。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科技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马鞍山市代表团来校访问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讲话 曹友谊对马鞍山市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他希望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市校联系常态化,充分发挥华东师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战略,探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新命题、新应用、新治理,助力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4月24日,由华东师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在普陀校区小礼堂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大校友吴世忠,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第八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孙建军,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伟等十余位校外专家开展
5月10日下午,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市社联科研组织处处长梁清、副处长蒋晖等一行来华东师大调研,副校长雷启立,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吕志峰、副院长吴文钰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上海市社联一行前来校调研 吕志峰从有组织科研强化卓越学术、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与智库建设、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探索人工智能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学科
共有 23,55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1 页 当前第 206 页 |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师范大学沪ICP备05003394号-26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