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高密度存储、延续摩尔定律,探索具有二维极限厚度铁电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近年来具有层状结构的二维滑移铁电材料的快速发展为该领域带来了新契机。目前,有关二维滑移铁电材料铁电性的起源和自发极化机制(如离子位移、原子位移、层间滑移、扭角堆垛等),特别是外场调控下滑移铁电极化翻转的动力学过程仍不清晰,直接制约了新型二维铁电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古文字、汉字学、出土文献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出版《楚文字编》《包山楚墓文字全编》《古文字与古史考》、《汉字学论稿》等著作多部,曾多次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近年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汉字研究与教学。主要有楚文字研究与楚文字学构建、汉字学理论探索、汉字阐释理论与汉字文化普及等几个研究方向
5月15日,乌拉圭驻沪总领事马塞罗·马龙(Marcelo Clóvis Magnou Pérez)一行来校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总领馆助理兼翻译孟黎洁、汤涤非以及技术支持鲁冰艳。副校长顾红亮会见总领事一行。 乌拉圭驻沪总领事马塞罗·马龙(Marcelo Clóvis Magnou Pérez)一行来访 顾红亮欢迎代表团一行。他在致辞中指出,华东师大积极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
报告人简介:蓝江,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系教授,江苏省青年社科英才。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尤其是当代法国和欧洲大陆激进左翼思想研究。已发表数十部专著、译著,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讲座内容介绍:智能时代的来临,为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困惑是,那些具有智能的数字存在物是否成为取代人类主体的存在,当然,在拟人化的“自我意识”人工智能的角度之外,我们或许更应该思考如何
报告人简介:男,浙江乌镇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博士,主修实验语音学。先后任教于港理工、澳国大、港科大。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研究兴趣为演化音法学和类型学,语言与逻辑。出版专著13种:《方法:语言学的灵魂》《写作的规矩》《教我如何不想她》《A Grammar of Shanghai Wu》《北宋中原韵辙考》《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等。发表论文
上海大夏大学自成立至今,已经整整100周年。大夏大学自1924年创办到1951年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在27年办学的历程中,校址数迁,弦歌不辍,先后在上海、江西庐山、贵州贵阳和黔北赤水存续学脉。其中,1941年抗战期间在香港短暂的办学史,是大夏办学历程中的一段小插曲,也是香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朵小浪花。 1930年代的群贤堂 一、“孤岛”困境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尤其是随着“八一三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欧亚研究联合工作室5月15日在上海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会见了来访的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校长沃尔科夫·瓦季姆一行。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欧洲大学欧亚研究联合工作室是两校依托各自科研优势及兴趣领域共同建立的研究机构,以两校人文学科、社会学、经济学等优势学科为引领,力求持续扩大中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领域。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
报告内容介绍:人类情绪是复杂的,既体现在“情随事迁”的背景依赖性,又表现在“百感交集”的情绪共现性。但在情绪反应个体差异的相关研究中,人类情绪的这两种固有属性却尚未得到充分关注。我们提出“情绪画像”概念以描述个体背景依赖的多情绪共现模式,在充分正视情绪固有的背景依赖性与共现性的前提下研究情绪反应的个体差异。为应对多背景与多情绪构成的高维数据结构对个体差异量化计算提出的挑战,我们借鉴近年来
为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新格局,5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学术交流会同期举行。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家庭教育研究院 |家庭教育迈向科学化、专业化 家庭教育研究院既是提升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学术机构,也是破解当代家庭教育问题和挑战的服务阵地,未来将不断发挥理论研究、政策建议、实践探索、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功能,全面
5月10日下午,2024年“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本科生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研修项目分享会在闵行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孟宪承书院以及教育学部共同主办,来自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师范生培养单位的100余名师生参加。 2024年“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研修项目分享会举行 分享会伊始,一段精彩视频再现了加拿大三周学习时光和生活经历。本次活动是对学校第13期“卓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探索试点“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更好推进学校“数智跃升计划”关于打造引领性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任务,5月9日上午和5月12日下午,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推进会分为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两个专场在普陀校区图书馆召开,会议线上线下同步召开。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推进会召开 推进会由校图书馆牵头组织,校研究生院、教务处、信息化治理办公室、发展规划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
通过微流化工与超快激光制造技术的结合发展超限制造,从而开启流程工业的划时代变革。追溯超限制造的理念根源,钱旭红院士认为,这背后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切换,即从宏观经典思维模式转向量子思维模式,推动流程工业切入量子时代。这种切换将对人才的培养、发现与使用,对高等教育的转型,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文汇报:为什么流程工业需要向量子时代转型? 钱旭红:微观世界中,宏观世界的经典力学规则逐渐失效
第一台计算机在78年前诞生时,人们绝对想不到曾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的庞然大物,如今竟可轻松握于掌中、随身穿戴,还实现了性能的成亿倍提升。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看来,计算机走过的这条超大规模高度集成之路或许并非特例,未来所有工业均有可能复制。 基于微纳化工和前沿超快激光技术,钱旭红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程亚教授等提出了“超限制造”概念,以探索
5月14日,国际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James Fraser Stoddart)重返华东师大,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荣誉教授。 “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一定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目标。”在讲演中,弗雷泽·斯托达特妙趣横生地回顾了自己从农场少年到诺奖得主的传奇学术人生。 这位诺奖得主和他的学生们,“师徒三代”都受聘为华东师大教授(研究员),书写了中外学术合作佳话
正值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法治实践与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5月15日下午,第二届上海法治文化节闵行主场活动“国潮翻涌来,悠然踏春去——校园法治文化嘉年华”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举行。 上海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张婷婷,闵行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鹏宇,闵行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区法宣办主任张珺,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
共有 23,55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1 页 当前第 20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