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获“中国好编辑”称号,《出版人》杂志、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20年度编辑,第二十四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年度致敬出版人”。所主持的“文学纪念碑”书系曾获《经济观察报》“2016年度致敬书系”,《新周刊》第三届刀锋图书奖“2023年度出版品牌”。
报告人简介:程乐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战略与法律、网络治理与数字法治、文化遗产法律、法律话语与翻译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程乐教授认为,自上世纪末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以来,数字化改革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当前,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国际机遇与全球性风险挑战,我国应当以更加审慎、更加包容的姿态支持数字化改革,立足全球视野,加强数字
如何以教育家精神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6月1日,恰逢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大夏大学建校百年,第二届全国“影子校长”千校联盟论坛暨大夏百年纪念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5场主旨报告、10场分论坛、1场专题沙龙、1场加盟仪式……来自全国11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位教育同仁聚焦教育家精神贯穿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师范生培养、人口变化与教师资源配置、数智时代的学校发展等理论
5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校内协同交流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马院举行。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赵正桥、副院长许瑞芳,华东师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万姗姗、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副院长杨亚星、华东师大纪检监察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田成刚、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尚伟伟、华东师大附属小学党总支副书记袁疁、华东师大附属小学教师周阳就校内“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议题
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青年北京学者,兼任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主要教学与研究领域为战后国际关系史、世界现当代史,目前正致力于探讨冷战时期的美法关系、中法关系、国际关系史史料学等几项课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青年项目等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冷战时期中美法关系研究》《中法建交多国档案选编
今天(2024年6月1日)是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大夏大学建校百年纪念日。百年大夏,风雨兼程,为致敬这段光辉历史,发扬和传承大夏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在群贤堂前举行“自强不息 光大华夏”主题升国旗仪式。 6月1日上午,群贤堂前举行“自强不息 光大华夏”主题升国旗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顾红亮,副校长雷启立出席仪式,师生代表齐聚普陀校区群贤堂前。 八时许
图|许多、夏奕玮、张文斌
华东师大“自强不息 光大华夏——传承大夏精神 奋楫师大新程”专场演出举行 为纪念前身学校之一大夏大学建校100周年,5月31日晚,华东师范大学“自强不息 光大华夏——传承大夏精神 奋楫师大新程”专场演出,在丽娃河畔的思群堂隆重举行。 300余名师生演员以情景表演、歌曲、舞蹈、朗诵、话剧等多元艺术形式,通过“追忆·大夏风华”“传承·师大文脉”“奋进·教育强国”三个篇章,追溯弦歌不辍的百年
转眼又到毕业季。我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在上海,这一数字预计达24万人,同比去年也呈增长之势。 2024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在上海建桥学院举办。 新华社发 一名大学生在2024年“乐业上海优+”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大型招聘会上。 李茂君 摄 对于大学生来说,求职实习从大四或研三才开始吗? 近日,从应届、非应届本专科学生,到学科规划
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一所“未来学校”——上海滴水湖学校(筹)已经渐露雏形。从空中俯瞰,各种庭院式的学习活动空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穿校而过的春涟河两岸。 上海滴水湖学校(筹)预计今年底完成主体建筑施工,图为学校建设规划图。 (受访者供图) 制图:冯晓瑜 上海滴水湖学校(筹)是一所由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占地185亩,建筑面积19万平
为落实“乐业上海优+”行动,进一步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本市各区积极行动起来,联动各方资源,通过举办招聘会、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营、推出“就业小课堂”等活动,多措并举,充分发挥“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服务实效,拓宽求职者就业渠道,为其实现顺利就业赋能。 “奉贤八校”2024年就业、实习联合招聘会。 普陀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携手,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营职场体验日活动。 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开展“就业
5月19日,位于贵阳市南明区都司高架桥路的一栋民国仿西式建筑,迎来了一群特殊访客。他们中很多人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是华东师范大学遍布全球各地的校友代表。对于他们来说,贵州此行有着特殊意义。 1937年11月至1945年1月,大夏大学贵阳讲武堂校门。(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供图) 赤水迁校纪念碑。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供图) 1924年6月,为求教
5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简称:SAIFS)正式揭牌成立,海内外人工智能以及金融等领域的顶尖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世界的对话”展开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是全球首家围绕人工智能与金融跨界交叉打造的教育和研究机构,设两大研究中心——人工智能金融(AI-Fin)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AI-PPE)研究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
从1924年到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在烽火岁月中艰苦办学,为国育才,励志光大华夏。今年6月1日,将迎来大夏大学创建100周年。校园里,一群中外学生争当“学生校史讲解官”,探寻大夏大学时期的建筑景观,并录制英法日韩俄阿拉伯语等多语种短视频,在共同的精神场域中传承百年大夏精神。目前,同学们已经完成了14个视频,6月还将完成2个视频。 中外学生化身“校史讲解官” 100年前
共有 23,71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1 页 当前第 20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