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单位: 为了表彰先进,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推进我校科研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科研管理优秀服务奖评选办法》(华师人文社科〔2021〕11号),现开展2024年度“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与“优秀科研管理集体”评选,具体评选办法如下: 一、申报对象 1.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申报对象为实体科研单位(含校管科研平台)、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和校级科研管理部门的在岗科研管理人员(含科技
流光半夏,风暖昼长,丹青妙手绘新篇。2025年第二季度,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刊发理论文章,诠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教育创新、文化赓续与社会治理新范式,彰显师大学者的学术担当与创新力量。欢迎持续关注! |黄平教授在《人民日报》发文,探讨如何抓住大众文艺发展的新机遇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黄平《抓住大众文艺发展的新机遇(坚持“两创
与会者探讨我国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第五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论坛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共同研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论坛由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主办。 长期以来,华东师范大学将教材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60种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15种
在人工智能深刻重塑教育形态的时代背景下,未来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方能引领下一代应对挑战、驾驭变革?这一关乎教育未来的命题,成为今日(7月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的核心聚焦点。“教育本质、热爱、想象、勇气、创造、技能、常识是‘不变’的,而教师角色与能力的‘变’,则是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教育部中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基地主任、华东师大“生命
一条红色标语“抵一个军” 从建党初期的思想启蒙到土地革命的阶级唤醒,从七七事变爆发后的民族大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全国总动员,红色标语犹如一颗子弹、一粒火种、一声号角,发挥着传播政策、动员群众、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军等作用。 吹响号角 红色标语是近代中国的革命印记,见证从学生运动、工人斗争、武装起义到全国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五四运动时期,北京学生到处张贴“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优良作风,是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密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系统构造,决定了各方面建设具有相应的价值功能,党的作风建设以党的其他方面建设不能替代的功能凸显其重要价值。 先进政党形象的塑造功能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登上历史舞台
1926年,儒拉翻译的《中国寓言》在米兰首次出版,这是《聊斋志异》的首个意大利文节译本。之后又推出了全译本,是《聊斋志异》在整个西方世界的首部完整译本。 今年正值中意建交55周年。从马可·波罗到利玛窦,一代代开拓者用智慧与热忱架起了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及至19世纪末,又一位意大利使者——儒拉(Ludovico Luigi Nicola di Giura,1868—1947)来到中国。他
7月5日,第五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出版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本次论坛由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主办。 第五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论坛在华东师大召开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其
在童话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一片模糊却充满张力的地带,《小王子》就诞生在这片交界之地。圣-埃克苏佩里用童真的笔触书写出深邃的哲思,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年龄与文化的界限。刘梁剑教授的《哲学家的小王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深入挖掘其中的哲学意涵,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小王子》不仅是一个写给孩子的温馨故事,更是一部能够帮我们“驯养”灵魂的作品。 《哲学家的小王子》借用“驯养”一词,描绘了作者与这部
“家长和老师不能将暑期里的孩子当作宝宝宠起来,也不要轻易让最能自由读写的暑期阅读的含金量过于稀少。” 前一段时间,围绕着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些争论,非常有意义。可以视为一场生动的公共文化课。我尤其喜欢关于逻辑的一些讨论,有助于提高网络舆论的思维品质与分析水准。争论的建设性价值在于推动人文教育真正关注“活的文化”,将课堂、书斋与社会现场连接起来。但也不得不看到其中的问题,争论中表现了互联网
上海是一座被红色浸润的光荣之城,红色基因镌刻于城市血脉,红色资源深入城市肌理。为高质量推进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持续擦亮上海“红色文化”品牌,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今年5月至7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炎炎夏日,公众依然满怀热忱共赴红色之约。 手持“沪”照探寻精神对话 时下,用脚步丈量上海这座
“一个古老文化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是一场漫长的革命,也是学人和出版人共同的使命。” 为什么王尔德写作《道林·格雷的画像》后身败名裂,而郁达夫却因《沉沦》得到文化界支持?在文学事件的背后,也许存在着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着舆论的发展走向。在新著《漫长的革命》中,不同于作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朱国华深入文学事件现场,试图从“事件研究与思想实验”的角度,找到那双看不见
法俄澳等国的游客在外滩迎着朝霞学习绸带舞龙,意大利视频博主穿上舞狮服扎起马步……跨文化的体验有多香? 当法、俄、澳等国的游客在上海外滩迎着朝霞学习绸带舞龙,当意大利视频博主穿上舞狮服装扎起了马步,当土耳其女孩亲手将草本材料填入香囊……中国非遗正在征服全球粉丝。 他们从好奇到痴迷,从“看不懂”到“学不会不罢休”,这场跨文化的体验,到底有多香? 意大利留学生Nicole:外滩观景舞绸龙
6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授权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均相催化学术讨论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高层次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担任本次大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石峰副所长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为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为本次
近日,第十六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举办。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汪天乐凭借扎实功底和出色表现荣获分析与偏微分方程方向个人单项铜奖,获得我校在该赛事上的首枚奖牌。 汪天乐(左五)获第十六届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铜奖 在此之前,汪天乐还曾获第十三届、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并获国家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等荣誉,是同学口中的“数学竞赛达人
共有 23,52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2 页 |
版权所有 © 2020 华东师范大学沪ICP备05003394号-26华东师范大学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