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贾利军老师受邀做客第一财经,就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的颠覆与开拓,职场人的破局路径,未来职业的进阶与变化展开讨论。 以下是贾利军老师在节目中的重要观点。后附相关视频。 1、“未来稀缺技能会有溢价,而通用技能则会贬值”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深刻重塑技能价值的格局。那些容易被AI自动化或高效复制的通用技能,例如基础的数据处理、信息检索或标准化操作流程,其市场价值将会因为机器能以更低
经典的一个魅力在于其“未完成性”——每个时代都能从中找到新的回应。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典籍中,一部仅五千言的《老子》,跨越时空界限,成为全球译介最多的中国文本,其魅力为何经久不衰?当“内卷”成为时代热词、现代人深陷焦虑困境时,这部古老经典又蕴藏着怎样的治愈力量? 为此,本报记者特专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永晶,与他一同解读重读《老子》的当代意义,聆听经典在新时代
华东师范大学首批8名“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学生今年顺利毕业。 手持理工科专业和教育硕士双学位证书,华东师范大学首批8名“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学生今年顺利毕业。文汇报记者了解到,其中6名毕业生投身上海教育,目前已签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临港奉贤分校、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以及上海市
教育部2024年启动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后,2025年持续深化专项治理,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遵循,聚焦“公平、规范、高效”目标,全面推进招生入学工作。当前正值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各地需严格对标教育部七项重点任务,坚决筑牢招生工作安全防线。 以规范执行筑牢政策根基 从政策执行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受传统办学思维和利益驱动,仍试图通过隐性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关键。高质量的监督体系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素与重要环节,也是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开展校内巡视(中管高校开展校内巡视,非中管高校开展校内巡察,本文统称为“校内巡视”)是新时代高校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
纪念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160周年暨沪上首演 今年恰逢德国天才作曲家、剧作家和指挥家理查德·瓦格纳的三幕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一百六十年纪念。瓦格纳开创地将音乐、诗歌、哲学、宗教高度融合的“整体性艺术”在这部剧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该剧自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剧院首演以来,让一代代欧洲观众体验极致浪漫主义艺术引发的情感地震与灵魂洗礼。 据说,人们在观看
根据学校暑期安排,学生暑期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至9月13日。 结合图书馆的开放安排以及本馆工作实际,历史文物博物馆和古钱币博物馆自7月14日起闭馆,暑期开放安排如下: 2025年9月9日—9月13日 周二、四 8:30-11:30,13:30-16:30 其余时间如遇学校重大接待活动请提前联系预约。 参观咨询电话:021—62233800 下学期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华东师范大学
今年毕业季,华东师大首批“国优计划”生顺利毕业并拿到双学位!他们中的6位奔赴基础教育一线,扎根上海教育沃土,诠释新时代教师风采。 什么是“国优计划”?华东师大:首批试点高校 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课程,培养吸引优秀人才
7月10日,北京体育大学校长张剑一行到华东师范大学调研交流,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主持。 北京体育大学校长一行来校交流 钱旭红回顾了华东师大与北体大的深厚渊源,双方多年来互通有无、共同进步。他指出未来两校合作方向可以聚焦三个方面,一是竞技体育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以提升竞技水平;二是健康产业方面,结合生物医药、基因编辑合成技术等提高全民健康
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7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召开警示教育会,校党委书记梅兵主持会议并讲授专题党课。 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会上通报并剖析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通过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全校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校党委
暑期已至,上海持续高温。为了保障暑期校园安全有序运行,广大一线职工坚守岗位、挥洒汗水、辛勤付出。连日来,校领导戴立益、施国跃、程静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别走访慰问两校区一线教职员工,送去防暑用品并致以问候。 校领导慰问暑期坚守岗位教职员工 在门岗、车队、食堂、校医院、学生宿舍楼等一线岗位,校领导细致地询问了各岗位的工作情况,向在高温下辛勤工作的教职员工表示诚挚感谢,并送上防暑降温用品
华师〔2025〕18号 关于研究生院新增内设机构的通知 各单位: 经研究决定,研究生院增设质量提升办公室、研究生教育服务中心。 特此通知。 华东师范大学 2025年6月30日
1946年回国后,陈彪如先后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等校教书。 陈彪如,著名经济学家,主要著作有《什么是凯恩斯主义》《国际金融概论》《国际货币体系》等,合著有《人民币汇率研究》《国际金融论文集》等,译作有《宏观经济理论》《现代经济学导论》等。陈彪如早年留学哈佛大学专攻经济学,1946年回国后在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等校的经济系任教。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
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标志着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家公共数据治理的关键内容。公共数据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资源,大模型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亟需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在赋能公共数据治理中的重要优势。 夯实数据开发与产品供给的技术根基 加快推进
编者按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思政课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和教育教学素材。在由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主办、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承办的“伟大建党精神进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政课中的引领作用。今刊发部分成果,以飨读者。 关键是要在情感上下功夫 ■ 齐卫平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提出
共有 23,52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