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正值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携手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2025深海发现之旅暨联合国“海洋十年”进校园活动,在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盛大举行。来自全国一百余家单位的3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以“提升海洋素养,珍爱蓝色家园”为主题的海洋盛宴,积极推动联合国“海洋十年”愿景与目标落地,为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加快
6月6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莅校调研,发展规划处处长李婷婷、项目主管卢玮青和文春晖陪同调研。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与于长学一行深度座谈交流,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语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国际教育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座谈。 期间,校党委书记梅兵会见了于长学一行,共研未来合作事宜。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会见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我们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重构知识生成方式、行为模式与认知体系,对创新与发展提出更高的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重构产业链、重整价值链等方式,可以对生产力变革产生实质性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产业生产和组织
上海之于青年陈云,是一个学习、成长、战斗的地方,是在革命洪流中不断起航的地方。 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青年陈云的快速成长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建立党报发行网 20世纪初的上海是各种思潮展示、竞争、交流、融合的大舞台。在商务印书馆担任学徒、店员的陈云,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早起晚睡,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学科的知识,并利用职工教育机会,参加馆里举办的夜校,学习
中国深海探测成果斐然。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一场首度集结“蛟龙”号、“奋斗者”号等百件深海重器模型,全景式解码中国从深海“追随者”到“领航者”跨越之路的大型展览在沪举行。同步启动的“2025深海发现之旅暨联合国‘海洋十年’进校园”活动,更将科学火种撒向百万青少年,以“科技硬实力+素养软传播”谱写建设海洋强国新篇章。 什么是深海?深海,通常指透光层以下的区域。透光层是阳光能够有效穿透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第十四届党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3月5日至4月11日,校党委第三轮第三巡察组开展了期刊管理与建设专项巡察。本轮巡察坚持问题导向,监督检查期刊管理和建设相关单位履行职能责任及风险防控情况。4月28日,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常委会先后听取了本轮巡察情况汇报,同意巡察组指出的有关问题和意见建议,并对整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6月6日,巡察集中反馈会在校举行。 期刊管理与建设专项
6月5日,民革上海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翟骏一行走访华东师范大学,就进一步加强组织和队伍建设、深化合作等举行座谈。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学校办主任张惠虹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孟钟捷对民革市委翟骏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对民革上海市委关心支持学校统战事业发展和我校民革党员的成长表示衷心感谢。他希望双方未来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成效。 张惠虹介绍了民革华东师范大学
这个毕业季,又有一批华东师大学子加入选调生行列。从校园奔赴祖国各地,让青春扎根基层沃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一起见证他们火热的青春...... 李凤鸣: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校级优秀学生,考取北京市定向选调生) 攻读研究生期间,李凤鸣秉承华东师大人“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的初心使命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凝聚全校人事人才工作的发展共识。6月6日,学校2025年上半年人事人才工作会议在普陀校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人事处处长兼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杜震宇主持。 华东师大召开2025年上半年人事人才工作会议 会上,人事处各条线负责人围绕核心工作展开专题汇报与政策解读。副处长孙振华立足服务“双一
在助农一线挥洒汗水,在边疆校园播种希望,到祖国需要处,方见生命辽阔。毕业一年了,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五位华东师大学子,了解他们扎根一线的故事…… 这是青春该有的冲动! 钟易岑,2024届体育与健康学院毕业生,重庆綦江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目前工作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人民政府。 钟易岑原本已在上海找到工作,一次偶然,关注到了学校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推文。“用一年
黄圣松,中国台湾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从事《左传》、春秋史、经学等方面研究。近年研究以《左传》为主题,涉及春秋时代军事、土地、职官、身分、税赋等研究议题,多次获得科研计划补助,已出版专书四本、发表期刊论文八十余篇、研讨会与专书论文三十余篇。
王福华,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领域集中于民事诉讼原则、民事判决效力、民事诉讼法的经济分析、互联网司法正义体系及大规模侵权的诉讼机制等。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二、三等奖
李利安,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玄奘研究院院长,中国宗教史学科和宗教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读诵活动顾问,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及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计划总主持人,北京光中书院教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浙江佛学学院、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相继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项,其他国家级项目四项,获陕西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Stephen C. Angle i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East Asian Studies at Wesleyan University. He specializ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Confucianism, Neo-Confucianism,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wi
共有 23,64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1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