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一行实地走访了刚刚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石燕、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苗挺,以及我校党委书记梅兵、副校长程静陪同调研。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一行调研华东师大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 解冬一行重点听取了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探索和典型成果,从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科研组织、国际合作等方面深入
抑制异质结非辐射复合对于实现高性能半导体光电器件至关重要。针对该科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保秦烨教授课题组详细探索了卤化物半导体/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的电子结构物性,提出了一种协同双分子(SBI)界面调控策略,构筑出具有优异载流子提取的异质结,并应用于模型器件钙钛矿光伏器件进行验证,创造了非辐射复合损失仅59 meV。 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登保秦烨教授
“2023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硕士研究生王紫妍同学入选。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硕士研究生王紫妍入选“2023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王紫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康复科学系2021级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硕期间曾两次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并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读期间,积极投身孤独症群体专业公益服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今年1月发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进一步发展。深刻认识“三个坚持”的提出和发展,对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以长期历史实践为基础,凝结着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
昨天(7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首批630份高考录取通知书寄出。 上午,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在普陀校区举行,副校长戴立益为三位新生代表颁发录取通知书。这三位同学分别是编号为0001、0002、0003的录取通知书获得者。其中,徐弘毅同学和白天程同学被录取至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专业,陈泽同学被物理学(强基)专业录取。他们在强基计划校测中表现突出
为了保障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信息化治理办公室拟于2024年7月16日18:00至24:00对闵行校区部分楼宇的网络设备进行停机维护,期间校园网有线和无线网络将中断服务。 受影响的楼宇和对应时间如下: 时间 楼宇 18:00-18:30 河口海岸大楼 19:00-19:30 第三教学楼、第四教学楼、学生共享空间、学生发展空间、冬月食堂、冬日食堂、研究生公寓食堂、研究生公寓自习室、大零号湾文化艺术
7月11日上午,由华东师大国际教师教育中心承办的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教育硕士、“中非友谊”中国政府奖学金教育硕士、中国政府国别奖学金教育硕士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政府长城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高级研修项目结业典礼隆重举行。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副院长徐凯、华东师大副校长施国跃等出席毕业典礼,国际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彭利平主持。 国际教师教育中心2024年毕业典礼
七月盛夏,创新启航;大中学生齐聚师大,剑指学术巅峰。 13-14日,来自上海市12所高校25支代表队和24支中学生代表队,245名选手齐聚华东师大,共同角逐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暨第九届中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赛事由上海市物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 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UPT)和上海市中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YPT)是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以及中国
【学人自述】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进,内容极其丰富且复杂,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这一重要领域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学界只有史学界在研究中国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编制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地图。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谭其骧先生主编、众多学者参与编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说,这是一项浩大的行政区划文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行政区划现实问题的讨论,几乎是一片空白。 伴随着
记者13日获悉,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在上海揭晓,第六届思勉原创奖启动。 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在上海揭晓。(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的《中国方术正考》、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的《全唐诗补编》、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研究员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谢湜教授的《高乡与低乡:11-16世纪
7月11日,2024中国科技青年论坛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以下简称TR35)中国区发布仪式在上海闵行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开幕。会上揭晓了2023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TR35)中国入选名单,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袁翔(32岁)入选。 2023 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
随着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对社会的赋能与变革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素养成为继识字、语言、算术之后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第四大基本素质和能力。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数字素养提升成为实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的工作要点。聚焦到教育领域,教育部在2023年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并在2024年
根据学校暑期安排,学生暑期时间为2024年7月1日至9月7日。 结合图书馆的开放安排以及本馆工作实际,历史文物博物馆和古钱币博物馆自7月15日起闭馆,暑期开放安排如下: 2024年8月27日—9月8日 每周二、四 8:30-11:30,13:30-16:30 其余时间如遇学校重大接待活动请提前联系预约。 参观咨询电话:021—62233800 下学期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华东师范大学
7月1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梅兵、副书记孟钟捷在普陀校区会见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会长蔡黄玲玲女士。 从校史馆到丽娃河畔,校领导介绍了学校近期的各项发展、布局重点和我校对港教育合作的近况,对蔡黄玲玲女士长期以来致力于加强香港年轻人的爱国教育,增强青年一代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表示钦佩,并就蔡黄玲玲女士对我校建设发展、学生成才成长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17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