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央视大型纪录片《武者归来》于8月3-8日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正式开播!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匠心打造的硬核武术力作,是继2020年现象级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之后,原班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又一精品。如果说《藏着的武林》带领人们回溯了中国传统武术的过去,那么《武者归来》则为人们展现中国武术在面对现代世界时的现在与未来前景! 该片分为《家国》《潮流》《坚守
步入人工智能(AI)时代,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发现自己在情感交流和社交技能方面有所退化的当下,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师范教育可说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加强师范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实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教学效率
我国长期以来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为主的儿童福利制度出现了明显拓展,由补缺型向补缺与普惠相结合的组合普惠型迈进的趋势有所体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每孩3600元的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生领域首次采取大规模、普惠式、直接性的资金
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AI进行沉浸式情景对话,外语“开口难”能否破解? 当教师从机械作业批改中解放,能否创造出更具创意的课堂? 当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外语教育的鸿沟能否被填平?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网班科技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带来的“AI英语Go”给出了答案。 “AI英语Go”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在‘创业演练’商务英语课堂上,我扮演有创业想法
作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很多教师积极尝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探究。 然而,除了知识误导、信息过载、算法偏见等已知风险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中的直接应用还潜藏一些深层次挑战,包括学生学习自主性衰减与路径依赖、问题解决方案趋同与创新受限、学习与研究容易止步于方案构思阶段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成效,因此需要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学生深度学习的模式重构
微专业通过跨学科培养和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这个就业季,华东师范大学2025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吴曦顺利入职上海交宅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开发工作。在日常版本更新迭代中,他总能凭借数据驱动决策的思维精准判断需求方向。这一核心能力正来自于他曾修读的“数据驱动教学”微专业。像吴曦这样因微专业受益的并非个例,该校2025届微专业5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速度、岗位质量都优于学校平均水平
一 近日,由中式奇幻《中国奇谭》改编的长篇动漫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爆红,传统文学经典《西游记》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影片彻底颠覆了《西游记》固有之“唐僧取经”的高贵母题和“金蝉历难”的先验性游戏规定,将视角聚焦于底层打工人的生活现状和生存逻辑,以一则笑中带泪的无名小妖逆袭故事和励志主题,引发万千普通职场打工人的情感共鸣。 长篇动漫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剧照 传统文学经典《西游记》书影 马伯庸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针对水面垃圾清理和塑料降解回收的两项科研成果正在试验中,海洋污染治理问题取得新突破。华东师范大学海南研究院塑料循环研发中心主任姜雪峰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阅读原文 来源丨CCTV-13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提出,技术不仅仅是工具或人类活动的副产品,而且是构成我们存在方式的基本维度。每一次技术范式的革命性变迁,都不仅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对人的存在方式乃至主体性的根本性重塑。 在数字文明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已远非简单的“主客二分”所能概括。数字技术以强大的渗透力和重构力,通过可穿戴设备、AI辅助决策、智慧城市等方式深度嵌入我们的生活,催生了人与技术“共生体”。区别
“我是你的眼”!7月25日至8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曙光志愿者服务队联合金盲杖项目,在9天时间内为20位即将步入大学的视障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热身”活动,从真正独立出行训练、礼仪课程、盲用电脑培训、自主生活工作坊,到“青春不迷茫”成长分享会和社团体验等,用温暖为视障准大学生赋能,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记者了解到,大学生志愿者本身多是特教专业的学子,这些日子的朝夕相处也让他们对专业有了更坚定的认同
“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成长,感受了名校魅力,更记住了上海的美好!” 怀揣着对科学和创新的向往,今年暑期,来自云南、贵州、广西山西、内蒙古、新疆以及上海的99位高中生和11位带队教师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开启沉浸式科学与文化体验。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促进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华东师大
各位老师、同学: 闵行校区公共创新实验中心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于8月10日开工建设,施工周期约20个月,阶段性施工时间为6:00-22:00。 施工区域与学习教学生活区域严格隔离,但因场地位置原因,施工人员及车辆将通过校园道路出入。施工期间,我们将科学规划施工流程,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严格按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进行管理,特殊情况下的施工(如连续作业
这些准新生即将奔赴上海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长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攻读汉语言文学、大数据、法学、社会工作、音乐表演、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开启人生新篇章。 在教练带领和志愿者辅助下,学员利用听觉捕捉环境信息 大学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是军训,而对于视障新生来说,首先要学会独立出行。 7月25日至8月2日,在黄奕聪基金会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曙光志愿者
华东师大作为全国首批承办高校之一,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东师范大学分营已经连续承办十四年。这个盛夏,来自云南、贵州、广西、山西、内蒙古、新疆、上海的99位高中生和11位带队教师,共同开启了一场集科学探索、文化浸润与团队成长于一体的精彩旅程! 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东师大分营开营式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旨在促进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和德智体
共有 23,60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4 页 当前第 1,72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