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7月11日上午,学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校党委原副书记杨昌利带队赴闵行区委组织部调研座谈,看望在闵选调生校友和暑期“闵学笃行”实习实践学生。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谭红岩,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法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等相关负责人员参加调研。 华东师大调研组赴闵行区委组织部调研 闵行区委编办副主任楼镇鹤,区委组织部公务员二科副科长张佩华,区委组织部公务员二科四级
这些流行“梗”不仅正在消弭语言的细腻美感,也一定程度上侵蚀着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夺笋啊”“鸡你太美”“笑鼠了”“修勾”……暑假又至,类似的网络热词以更高频次出现在青少年的朋友圈中,出现在了他们的暑假作业和作文里,也出现在和父母的对话中。 家长群里,有人感慨,因为接不住“梗”,和孩子一聊天就聊死,亲子沟通越来越难。当然,也有人不免担忧,这些流行“梗”不仅正在消弭语言的细腻美感,也一定
大学生们用粤语、闽南语、上海话与四川方言,诠释杜甫的诗篇 一场以杜甫为主题的诗会15日在成都举行。这场诗会是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草堂诗会暨第三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的总结。诗会展现了港澳台学子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作为未来教师的使命担当。 诗会传经典,文化共传承 诗会以“唐代青年”在浣花溪畔的深情吟诵拉开序幕。他手持书卷,以“万里桥西一草堂”的诗句引领现场推开历史的柴门
7月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成都市草堂小学、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协办,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支持的草堂诗会暨第三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结营仪式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活动通过诗会与结营汇报相结合的形式,展现港澳台学子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作为未来教师的使命担当。 草堂诗会暨第三届全国高校港澳台学生未来教师研学营结营 诗会传经典,文化共传承 诗会以“唐代青年”在浣花溪畔的深情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教职工表彰奖励管理办法》和《华东师范大学育人贡献奖评选办法(2025年修订)》《华东师范大学学术贡献奖评选办法(2025年修订)》《华东师范大学服务贡献奖评选办法(2025年修订)》,学校组织开展了2025年度育人贡献奖、学术贡献奖和服务贡献奖的评选工作。现将获奖名单(同类奖项内按姓氏笔画排序)公示如下(见下表)。 公示时间:2025年7月16日至2025年7月22日 如对评选
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俄罗斯的“重大声明”14日终于落地。 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到访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对俄乌战事持续表示不满,称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50天内没有达成协议,美国将向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对俄“杀伤力”有限 “我们(对俄罗斯)非常非常不满意。如果在50天内没有达成协议,我们将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税率为100%。”在同吕特会面时,特朗普
诗人自带prompt DeepSeek摘得诗词大赛大奖?是也,非也。 7月13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荣昶—文治杯”全球大学生诗词大赛揭晓,写人机互动赠往答来之际灵犀相通的作品《与DeepSeek相过从屡有诗见投报以五古一首》获得特等奖。十分值得品味的是,大赛以“沧海遗音——读叶嘉莹《鹧鸪天》有感”为主题,特等奖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子吴骏逸以DeepSeek的标识蓝鲸呼应叶先生词中
各位亲爱的准大一新生们,当你们满怀期待地拆开华东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一份特别的“数字通行证”已悄然送达! 全新升级的新生计算机第一课、大学数学预备知识选讲、英语新生先导课免费上线趁着暑假,先学起来吧! 华东师大本科生院院长吕长虹教授有话说—— 欢迎大家即将开启精彩的大学旅程。 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为帮助同学们完成学习方式跃迁,学校精心打造了中学
7月4日至6日,《生物学教学》杂志第七届年会暨“人工智能赋能中学生物学教学创新与实践”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召开。全国200位中学一线教师、生物学教研员、名师工作室成员及高师相关专业师生齐聚上海。本次会议由《生物学教学》编辑部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学生命科学基地等多家单位支持,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挑战与应对
7月8日至9日,华东师大学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校党委原副书记杨昌利,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健等一行六人前往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组织部、教育厅及灵武市等单位开展人才工作调研访问。 华东师大调研组前往宁夏开展人才工作调研访问 8日上午,华东师大调研座谈会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召开。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丛霞在主持会议时提出,双方要持续强化校地合作、扎实做好选调生工作,助力培养更多契合地方发展
“对基础阶段外语教育的生态而言,智能外语教育是推动新时代外语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跨越的助推器,承载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使命。”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13日对记者表示,教育者应正确处理技术导向与价值导向、技术发展速度与教育内在节奏、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推动形成有温度、有深度、有意义的智能外语教育新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正经
7月5日至15日,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在湖南省株洲市大林村佛年学校举办第十届佛年爱心夏令营。佛年学校六年级学生叶静玟,今年已是第三次参营。“老师,将来我也想去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并成为一名像您一样的老师。”在夏令营梦想启航主题课上,她坚定地说出自己的理想。 佛年爱心夏令营不仅陪伴当地孩子成长,也为家长排忧解难。“以前暑假我们在外干活,娃没人管,怕她出事。起初还嘀咕,城里老师能教啥?”叶静玟妈妈
7月11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梅兵会见了来访的浙江省平湖市市长周军波一行。双方围绕共建研究院、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会见来访的浙江省平湖市市长周军波一行 周军波详细介绍了平湖市对双方未来合作的愿景与规划。他表示,近年来,平湖市着力构建以数字化和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格局,致力于打造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特别期待华东师范大学能够将软件工程、计算机
7月4日,贾利军老师受邀做客第一财经,就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的颠覆与开拓,职场人的破局路径,未来职业的进阶与变化展开讨论。 以下是贾利军老师在节目中的重要观点。后附相关视频。 1、“未来稀缺技能会有溢价,而通用技能则会贬值”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深刻重塑技能价值的格局。那些容易被AI自动化或高效复制的通用技能,例如基础的数据处理、信息检索或标准化操作流程,其市场价值将会因为机器能以更低
经典的一个魅力在于其“未完成性”——每个时代都能从中找到新的回应。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典籍中,一部仅五千言的《老子》,跨越时空界限,成为全球译介最多的中国文本,其魅力为何经久不衰?当“内卷”成为时代热词、现代人深陷焦虑困境时,这部古老经典又蕴藏着怎样的治愈力量? 为此,本报记者特专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李永晶,与他一同解读重读《老子》的当代意义,聆听经典在新时代
共有 23,52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1,59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