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超,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导。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中演化学习基础理论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人工智能国际一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50余篇论文;部分成果成功应用于华为工厂排产、无线网络优化、芯片寄存器寻优等任务,获2次华为“难题揭榜”火花奖,落地华为产品线;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基础问题(如土壤微生物源碳预测),成果以共同一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担任IEEE计算智能学会“演化理论”工作组
姜高霞,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西省高校科技创新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MLR、AAAI、PR、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TKDE、TNNLS、AAAI等期刊和会议审稿人。所获奖项包括2018年山西省优博奖和ACM太原优博奖。
JEAN-FRANÇOIS PAQUIN studied chemistry at Université Laval(Quebec City, Canada)where he graduated with a B.Sc. degree in 1999. In 2004, he received his Ph.D.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Weining Shen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Statistics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He received his PhD from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and spent two years as a postdoc at the University
任文伟,博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区域主任、中国淡水项目主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同时兼任国际湿地城市评审独立专家委员会委员(Ramsar City,IAC:Independent Advisory Committee)、江苏省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长江水域生态保护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水域与湿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
白亮,山西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聚类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IJ、IEEE TPAMI、IEEE TKDE、DMKD、ICML、KDD、AAAI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主持了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获得了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等奖励。
杨志根,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台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1994-2004年间先后应邀赴德国Darmstadt技术大学、日本电波研究所、日本国立天文台、美国Ohio州立大学和加拿大国家资源部,开展天文地球动力学与空间大地测量国际合作研究;先后参与并完成国家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动力
陶钧,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及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5年获得密歇根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15至2018年于圣母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任博士后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大规模科学模拟数据的可视化,尤其是深度学习,信息论,优化方法,和交互探索方法在流场可视化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大规模科学数据的高性能分析方法的研究。
王玉柱,经济学博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一带一路”与上海研究中心秘书长、金融贸易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一带一路”理论与实践、经济体制改革、国际发展经济学。出版专著《德国马克及欧元时代的货币政策》《全球化新阶段与上海改革新征程》《市场秩序演化机制与政府角色研究》。发表于学术期刊及媒体文章逾50篇;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主持和参与政策咨询课题十余项。
Professor Yihong Du obtained his PhD in 1988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After spending two years at Shandong University as a Lecturer (1988-90), and one year at Heriot-Watt University (UK) as
陈志瑞,历史学博士,国际研究资深编辑,外交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习近平外交思想”研学宣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暨卓越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国际问题研究期刊编辑出版,先后主持《欧洲研究》《国际政治研究》《外交评论》等期刊,广泛参与国际关系和地区研究的选题策划、论文评审和编辑出版等工作,获颁“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物”“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并曾在德国曼海姆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校访学,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
罗振革,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 1991和1995年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0-2003年美国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博士后;2003-2018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任所长助理、副所长;2018年10月起,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先后任副院长,执行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团队、重大项目
蓝宇,男,1981年生。2003年和2008年在北京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吴云东教授),随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K. N. Houk教授)。2012年起在重庆大学担任研究员、教授;2018年入职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特种功能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入选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特聘教授;入选第六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
鲁大伟,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极限理论、精细大偏差、破产概率、概率不等式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heoretical Probability, Statistics & Probability
梁浩阳博士,目前在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他在2018年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得学士学位,并于2022年从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研究专注于密集恐慌人群的动态连续建模与实验,致力于通过结合虚拟现实和高精度行人仿真技术来为密集人群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预测工具。现在,他是同济大学CAVE虚拟现实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员,专注于为混合交通流的模拟和测试开发数字孪生平台。梁博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15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