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与世界的一次成功互动,通过讲述生动的“中国故事”,传递和谐的“中国思维”。昨天,在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分会场研讨中,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津津乐道于中国与多元世界的融合。在坦诚、开放的交流对话中,有识之士建言,“民富国强”,故事才会成为现实;“和合共生”,思维才能被广泛接受。 要富强更要文明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现代社会里
徐波近影 上海世博会在国际社会一片盛赞中谢幕,对其精神遗产的概括正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为此,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教授与世博会中国政府总代表助理徐波展开深度探讨。两人都认为,世博会的精神遗产不仅关系到举办本届世博会国家的战略利益,也攸关上海世博会
中新上海网11月6日电(记者 陈婷婷)近日,几个穿着志愿者衣服的小白菜出现在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忙前忙后,引来不少疑惑的目光——华师大的“小白菜”早在几个月前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怎么又出现在校园里了呢?原来,今天这些志愿者们将在这里把志愿者的精神延续下去。 下午15:00,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隶属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孵化
新报讯 昨天下午,华东师范大学能达专项基金首次面向全校颁发奖教金、奖学金和助学金,6位长期工作在本科教学岗位的老师和62位同学分别获奖。 华东师范大学能达专项基金不仅为学校新增了一项奖教助学资金,而且深刻地诠释了校友们饮水思源、回报母校的一片深情。去年9月,上海国际商会副会长、能达(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能先生倡议设立该基金。14个月以来,该基金汇小溪为江河,已从启动时的38万元增加到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实训中心启动仪式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举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校的专家代表和杨浦区民政局等政府部门的代表,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青翼人才服务中心、上海海星之家社工师事务所等社工机构相关负责人,协办方上海南康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出席了启动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实训中心位于华东师大闵行校区法商北楼,分个案工作室
11月2日,联合国与中国教育部主办的“学术影响力国际研讨会”在沪闭幕。会议透露,联合国将在3周内正式启动“学术影响力项目”,与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共担服务社会责任。目前全球已有逾400家机构参与项目,其中包括北大、清华、华东师大、港大等20多家项目发起单位。 链接: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
晚报讯 再过几天,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2010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世博会徽标、招手的海宝、迎客的茶壶……在一个高2.8米、直径1.3米宛若水帘宫的圆柱体空间内,一件件上海世博会标志物将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没有观看角度的限制、无需佩戴特制眼镜,人们将会体验到360度全景观看这些三维立体影像的璀璨感受,这就是由华东师大研发的 “三维体扫描大型成像显示器”。研发者说,此套系统是我国自主
华师大小白菜的城市巡访。 后世博时代 我们与世博依依惜别,它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回忆。世博会对于上海这座城市,乃至于每一个城市人的影响,有些也许是立竿见影的,但有些却将在未来许多年中逐步呈现。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200万世博志愿者的倾力付出,志愿精神已经在整个城市中深入人心。因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海宝一代”横空出世,清醒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责任,并将坚决地肩负起这份重担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中公教育阳光助学基地”正式揭牌。中公教育集团将以该助学基地为平台,长期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公务员考试辅导及配套服务,包括公务员培训课程、公务员考试辅导书籍、备考资料以及远程辅导体验卡,开设公务员考试报考、备考技巧等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定期举办公考学习交流沙龙,与广大备考学子分享备考经验等。这是高校“慈善爱心屋”拓展帮困渠道、丰富助学形式的创新尝试,也为开拓
——访世博会摩纳哥政府总代表凯瑟琳·福特里埃 摩纳哥是全球城市生活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世博研究院院长林拓教授等专家,与世博会摩纳哥政府总代表凯瑟琳·福特里埃女士就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凯瑟琳认为,摩纳哥馆通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展示,展现了丰富的城市发展经验。 凯瑟琳积极评价说,上海世博会标志着全球“城市时代”的来临。她认为,上海世博会在某些方面已经改变了世博会
上海世博园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集合了全球诸多城市的发展智慧,身处其中14天,“小白菜”们的思维也因这些智慧而迸发出无限的火花。在结束世博服务后,华东师范大学的8棵“小白菜”便马不停蹄走访了18座世博案例城市,在最真实的体验中发现城市智慧。康慧敏 前言 费城、布拉格、香港、澳门、台北、广州、佛山、宁波、西安、杭州、成都、北京、深圳、苏州、乌镇、周庄、天津、厦门,这是刘小茜一行8人今年暑假真实的足迹图
昨天,以“低碳世博和谐城市”为主题的第二届“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终审答辩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顺利举行,30支实践团队参与了最后的角逐。经审核评比,主办方从申报的462个项目中遴选出30项和服务世博主题结合紧密的项目,项目涉及世博的低碳设计、市容建设、垃圾处理、农民工关怀、志愿者工作等各方面。 如华师大《十八城记:鉴城市发展智慧,品生活和谐之美》项目组调研了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馆
东方网11月1日消息:据《东方教育时报》报道,除了生活上解难、心理上解忧外,教育慈善活动正在将触角延伸到更深层次——利用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参加技能培训。日前,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联合社会教育机构成立阳光助学基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费师范生除外)提供免费修读考试辅导课程机会。 华东师范大学勤工助学中心主任王志向记者解释了此次“捐课程”的内容,即社会教育机构拿出一定数量的免费听课席位,华东师大
俞立中:要把世博场馆迁进高校校园。田小东 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世博会在前期建设的过程中利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来建设场馆,这是否和世博会提倡的低碳环保相不符?世博会结束后我们又将如何结合世博带来的科技变革影响正在钻研的莘莘学子?《做客新民网》在专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老师时,他从一个高校校长的角度,为我们解疑释惑。 “资源开发使用得越多、使用效率越低,环境问题就会越多”,俞校长
杨德广先生接受采访。 东方网10月30日消息:“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会想两件事,一是之前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二是之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做为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结果,今年70岁的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先生做了件惊人的事:卖掉了自己两套住房中的一套,再拿出自己生平分文未动的书稿费,凑起300万设立了“杨德广奖学金”,用来帮助江宁上坊小学、南京9中以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3所母校的在校学生。 曾是光脚
共有 23,52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1,5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