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云,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在数字人文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他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尤其是通过数字人文的方法来探讨报刊传播、视觉图像、概念话语等领域。他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对历史文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中国近代关键概念的转型与变迁,如“道”“平等”“未来”等,为理解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的学术贡献包括主持和参与多个国家级研究项目
为贯彻国家关于加强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指示精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于2024年9月6日至7日举办“区域国别研究高级研讨班”。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乐玉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吴大辉,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宏图,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分别围绕“全球经济
以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为代表的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近年来,在物理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等多学科融合促进之下,量子科技的基础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在量子测量、器件和设备等体现出了强大的量子优越性,展现出了解决新材料设计、生物药物研发、通信金融安全等复杂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巨大潜力。 浦江创新论坛量子科技专题论坛举行 9月9日,以“未来
陈鹏宇,故宫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组研究馆员。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青铜器、古文字。曾在《光明日报》《故宫博物院院刊》《出土文献》等刊物发表多篇介绍、研究故宫藏青铜器等古文字材料的文章。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四鉴’青铜器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0VJXG001)。任“十四五”规划《(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中国历史图录卷》核心作者,并为“古文字
谢维和,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著名教育社会学家,现兼任第七届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和青少年研究等。
王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岗位教授。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委会副主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认知生物学分会副主委等。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Neuron,Science Advances(2篇),Current Biology(2篇),Annals of Neurology等权威期刊。
9月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工作要求,总结学校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部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成员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曹友谊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学校党纪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以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为代表的人口结构变化将对未来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出发,立足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人口与教育发展,明确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
上个学期,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发现大部分本科生已使用人工智能来完成作业,且完成效果更好。他问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学习价值体现在何处?而李路明也同样问了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在何处找到自身的核心定位? 如今,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正在赋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那么融合边界是什么?如何完成“融”与“合”的统一?8月底,一场由清华大学主办,牛津大学全球高教中心、北京大学
生成式AI是一种根据用户意图生成内容的模型与技术,可以视为内容创作的工具,它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点生成新的文本、图片、音乐甚至视频。如今,大量具有创作智能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普遍应用已经催生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社会的变革影响也逐渐显现。在教育领域,生成式AI的融入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能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对生成式AI
这是一趟穿行于植物王国的旅行。眼前出现了火红的漆树、金黄色的荆豆、随风飘逸的柳条,而脚下踏着的则是桤木铺成的大路,可忽而又进入一片荒野,大片大片的石南覆盖着苍茫大地,不远处可见山丘上的一丛丛山楂,小红果子甘甜,而边上的黑莓也正处于旺盛之期,伸手摘下一串串黑莓果,扔进嘴里,顿感爽意无比。 但你须知道自然给予的恩赐。在松树林中漫步可以增加免疫力,最平常不过的苹果,在你一口咬下去时,可不要忘了
为保障展览工作开展,更好发挥博物馆展览教育等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现面向二年级及以上本科生和研究生招募志愿者若干。 【工作内容】 1. 在普陀校区博创楼二楼展厅为观众提供展览的讲解服务; 2. 配合博物馆工作人员做好展厅环境和设施的维护工作; 3.完成展览相关的其他工作。 【我们需要的您】 1. 热爱文博事业,善于学习相关知识; 2. 愿意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从事志愿服务; 3. 有责任心,能
根据安排,本学期自2024年9月10日(星期二)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文物博物馆和古钱币博物馆每周二、四对外开放,周六可为团队预约开放。(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周四开放时段: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中山北路3663号)图书馆十楼。 校内外团体参观,请提前三天预约。 联系人:林丹 电话:021-62233800 邮箱
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发挥视频等法治文化作品的载体作用,上海市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面向全市开展征集活动。现就本校做好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0月8日(星期二) 二、征集方式 法治文化作品采用线上征集,请将征集作品、汇总表、承诺书、作品简介等以电子版形式发至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联动为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献上最诚挚的节日祝福! |“大先生”与教育家精神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
共有 23,67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8 页 当前第 15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