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在普陀校区办公楼小礼堂召开,会议采用直播形式在线同步进行。副校长戴立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部院系分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书院院长以及教务处工作人员等50余人出席线下会议,各本科专业点(教学点)责任教授、校院两级督导、本科教务秘书等130余人出席线上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周先荣教授主持。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终身教育如何承担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如何集聚全球终身教育研究力量,共同持续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教育,从而直面全球挑战、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的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中国专家在第十二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上合力回答终身教育发展的中国之问与世界之问。 第十二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在华东师大举行 9月20日,第十二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在华
9月19日,华东师大校长助理吴健会见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院前任院长Kumar Murty、院长Deirdre Haskell一行。代表团成员包括该院大中华区首席代表王楚婷、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Luis Seco、多伦多大学数学金融硕士项目协调员Josie Valotta,西班牙皇家科学院特别代表兼马德里自治大学教授Santiago Carrillo。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统计学院、生态与环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及“中国式现代化”23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及11次)。“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核心概念。深入领会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应该从其历史来源、内涵要义以及未来如何推进等关键维度做深入探究。 历史回溯 理论的历史。现代化起源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理论学界
本学期全校65门AI课程,150个教学班,选课6294人次,5430个幸运儿,其中有没有你?让我们一起解锁“爱在华东师大”的升级版,“AI在华东师大”! 为在“AI时代”赢得先机,华东师大启动实施“数智跃升计划”“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改革方案”,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AI赋能实现教与学的全链条创新与变革,助力每位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ECNU AI学习
彭建,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景观格局与社会-生态过程耦合研究,曾获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现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Applied Geography共同主编,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学科编辑,Landscape Ecology
符玄龙,同济大学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泛函分析与算子代数,重点探索C*-代数的分类与轨迹近似性等问题。他在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博士期间赴美国俄勒冈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博士毕业后,他先后在复旦大学、多伦多大学及菲尔兹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符博士的研究成果卓著,已在Canad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Journal of the London
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与观点的迭代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推进。在这个关键节点,终身教育该如何承担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历史使命? 9月20日上午,第十二届终身教育上海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终身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为主题,吸引全球多位知名学者参会。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主持开幕式。 “数字化”是开幕式上最亮眼的高频词——不仅要在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做
阅读原文 记者 | 徐瑞哲 李蕾 任思琪 来源丨上观新闻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郭文君
孟宪承、刘佛年两位先生是我国现当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学家,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创建者、首任校长和创校骨干、第二任校长,被誉为“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均入选上海社联推出的首批“上海社科大师”。 9月19日下午,“师者——纪念孟宪承诞辰130周年和刘佛年诞辰110周年专题展”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开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孟宪承、刘佛年两位大师的珍贵文物、手稿、照片以及他们的学术著作等,旨在
“9点上班时/我准备好咖啡和笔墨/再探头看看远处打来/第几个风球……”9月19日晚,屋外风雨交加,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的演讲厅里,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带来的诗朗诵《潜水艇的悲伤》显得格外应景。这首诗来自翟永明,在初秋的台风天里,她和欧阳江河、西川来到上海,给读者们呈现了一堂关于当代的“诗歌课”。 现场 像潜水艇一样潜到深处的创作 “这首诗是我很多年以前去大连的时候写的,当时大连也是要来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9月9—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连日来,全国教育界热切关注全国教育大会,通过多种途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大会
“课间10分钟,可否延长?”新学年开学才10多天,这个话题在中小学引起热议。在上海,很多学校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执行课间10分钟小休与15分钟大休相间的制度。那么,学生的课间休息权利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如果普遍延长每一次课间的时间,在实施上会遇到些什么困难?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同步跟进? 课间增加趣味性活动,引导学生在室外放松休息,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 本报记者 陶磊 通讯员 姜辉辉 摄 图 IC
9月18日下午,百年工运与人民城市——“理论‘静’距离”九月对话活动在宝山路街道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总工会主办,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宝山路街道党工委承办。 会前,与会嘉宾参观了宝山路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观看由“红色宝山路百人宣讲团”展演的《觉醒之路》红色情景剧。该剧充分挖掘静安区宝山路街道26处红色革命遗址,将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团校、静安区
共有 23,55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1 页 当前第 13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