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现代电影工业加工后的文学名着,其呈现的品相如何,尤为牵动观众的情结。就比如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西游记》,每一次改编都会引爆影视热点。截至昨晚,《西游伏妖篇》 累计票房破14亿元,领跑今年春节档。 票房高,争议也不小。“改编名着离不开理解二字,而理解贵在独特,贵在深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认为,《西游伏妖篇》以及以它所代表的一类“经典新诠”电影的诞生与成长,可视为文学经典再度
新春佳节,寒假过半,每年此时是大学校园最宁静淡泊的一段岁月。然而,这里也总少不了一些校园守望者。最美雕塑就是其一。 这些不同时期树立的校园雕塑,或是名人或是名物,或是文艺或是科学,或是具象或是抽象,或是奇思或是妙想……这里精选出各大校园十余座与众不同、别具特色的雕塑——来吧,领略一番。 复旦大学@驴背诗思 驴背诗思雕塑置于复旦大学光华双塔楼西侧,为著名雕塑大师袁晓岑先生的得意之作
2016年1月10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战略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当下中国的价值冲突与秩序建构”圆桌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商学院、《探索与争鸣》等多所院校和杂志社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从当下中国面临的价值冲突困境出发,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价值冲突根源及其表现形式,并就价值
记者去采访著名文学理论家钱谷融的那天,街道上一片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走进门,就听到里头传来钱老三岁的重孙女叫“太爷爷”的清脆童音。2017年开年,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再添新丁——1月刚降临的重孙子,让本就爱笑的钱谷融乐得合不拢嘴。子孙绕膝的浓浓亲情、华东师范大学众多弟子的接连拜访,颐养天年的钱老安然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享乐”“会玩”,正是钱谷融百年人生的乐观底色。熟悉老先生的人都称赞
农历鸡年春节里,居然一只小灰兔成了网红。这就是这些天来被网友疯狂转发的“芝麻兔”表情包。煞是可爱的表情兔,原型是一只鲜活的道奇猫猫兔,原创者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张可欣。 “我5岁开始学画画,高中毕业后从成都考入华东师大学设计。在‘芝麻兔’诞生之前,我一直是一名业余插画爱好者,喜欢用插画形式表达一些小情绪,或者画一些学校里发生的小事情,每当回头看看自己画的小
2016年的中国外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西子湖畔的东方韵味,还是利马古城的拉丁风情?是大国间的对弈,还是邻里间的互动? 今天,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推出动画微视频《2016,习近平在世界舞台》,用3分多钟,看习近平主席在世界舞台的风采,看中国大国地位的塑造与提升! 2016年,习近平五次走出国门,行程75000公里,去到16个国家,在国外时间30天。 2016年,习近平出席了五场
刚刚过去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七次赴各地考察调研,他用大量时间和各地各界人民深入接触。他与村民拉家常,同乡亲一起打糍粑,他走进种植大棚、工厂车间、港口码头,留下无数暖心细节;他为奥运健儿加油,他给航天英雄点赞,他和母校师生、民主党派、文明家庭及各界代表一起展望美好明天。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微视频《足迹2016 习近平和我们在一起》回顾过去一年习总书记一次次基层调研,听听那一声声问候
在上海旧俗中,相传在正月初四这一天财神要下界巡视,因此正月初四有“财神出巡”活动,即抬着财神塑像沿街出巡。 上海的“财神出巡”活动在清代已经初具规模,又以上海城隍庙最为热闹。当时《申报》报道:“正月初四日,上海城隍庙前财神出会。此财神白面黑鬓红袍,即财帛司也,而俗谈以为即五路财神,不知五路则五神,此一神,非五路也。神高六七尺,坐显轿,执事咸备。初四夜财神出会,此风他处所无”。到了20世纪
厉害了,用一首朗朗上口,喜气洋洋的rap歌曲,唱出中国不平凡的2016年! 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出品的这首rap,巧妙引用习主席新年贺词原声,从百姓真实获得感的角度进行演唱表达,值此新春佳节时刻,带我们共同回顾2016,展望2017。 他的声音亲切而有力量:“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年前一个午后,踩着华师大二村吱吱作响的红漆木质楼梯,记者前去著名文学理论家徐中玉老先生的家拜访。走进朝南的房间,柔煦的光线透过窗笼罩在徐老先生笑眯眯的脸庞上。他忙不迭要起身招呼,记者连忙扶住,凑在老人家耳边提高音量:《文汇报》 来看望徐老先生啦! 祝您新春愉快! “好,好,谢谢。大家都好。”徐中玉与记者握手后,一字一句笑呵呵地说。很难想象眼前的面孔历经百余年尘世沧桑,但平和的表情与语气
“初二走亲戚,媳妇回娘家”。农历正月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也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另据《横沔镇志》等方志记载,在上海地区有新娘选择在正月初三回娘家拜年。 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准备好礼品,偕同丈夫,带着儿女回娘家探亲。按照上海风俗,女儿回娘家,要给娘家带一定的礼物。礼物多种多样,不在多少。这天,新媳妇回娘家拜年,必须当天返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正月不空房”的习俗自20世纪
昨天是除夕。一大早,家住普陀区的陆慧丽阿姨走进普陀区长风街道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她和其他伙伴一起,给70多名无法回家过年的老年病人读报、陪他们聊天,并送上小礼物。 “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先把‘福’字贴了。”上午10时不到,志愿者就分批抵达白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爬上爬下给病房扮靓。不一会儿,雪白的病房就被喜庆的红色包围了。几个老年病人抬着头看,像孩子一样咯咯笑,连说好看
今天,人民日报推出微视频《最牵挂的人》,故事的主人公是习近平。 时光回溯48年。 1969年1月,年轻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县插队。在这里,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基层的干部——大队党支部书记。 之后40多年,他先后在县、市、省、中央工作,直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40多年不忘初心,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最牵挂的人,扶贫始终是他花精力最多的工作。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年来了! 曾几何时,散发出喜庆、质朴年味的,总有门上、墙上那些恭恭敬敬、妥妥帖帖粘好的年画,年画里那些威风凛凛的门神、白白胖胖的小子、生气盎然的春牛、吉祥如意的鲤鱼…… 如今,现代生活改变了人们过年的方式,许多年味十足的年画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机构。最近于北京举办的“杨柳春风——中国美术馆藏杨柳青古版年画精品展”、于沈阳举办的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年画展、于上海举办的“年中有画画
生活在内环、中环的上海市民在寂静中迎来了丁酉年的金鸡报晓,没有鞭炮,没有喧闹,仿佛是静悄悄的黎明,这一切都令我感慨良多,半个世纪前,我还是小学生时,那时过年的情景,就如同片段的斑驳影像,浮现在眼前…… 我说的“半个世纪前”,大致是1950至1960年代前后。 八宝饭 那个年代,国家遭受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记得1962年快过年的时候,母亲领着我走在番禺路上,母亲花了5分钱买了
共有 23,64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09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