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认为高考满分作文应该很完美,其实不一定,满分作文也可以有瑕疵。”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的高考语文科目评卷现场,上海高考语文评卷中心组组长周宏说。 周宏表示,考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构思作文、完成答卷,不能查阅参考资料,也很难细细推敲,存在字句等方面的瑕疵很正常,不能要求这种条件下写出的作文十全十美。他说,本着这样的原则阅卷,将更有利于给学生作文以合适的分数。 下午,上海市副市长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为推动汉语快速走向世界,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力,我国在借鉴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自2004年起在海外设立了以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汉语的国际化进程。但是,在汉语国际化进程中,师资短缺已成为阻碍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体现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照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与方向。 第一,在规律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近年来,人类社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困境,使世界秩序和发展趋向呈现出不确定性。从规律性和能动性相统一的观点来看,一方面,人类面临
今天是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此时此际,“海上丝绸之路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物象叙事——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展出的珍贵五彩土布,吸引了上海及长三角观众与专业人士的眼光。华东师大师生穿着上海土布服装,优雅得体,也深得观众赞叹。专业人士还拟将这些图案在系列文创产品中创新复活。环保自然而美观的上海土布回归生活,完全可以成为现实。 “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张和响亮口号
新时代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须立足本国国情、世情、教情。 ■扎根鲜活的教育实践 ■立足本民族语言 ■发挥科际整合的优势 ■保持本国的教育自信 ■讲好中国的教育故事 话语体系是指特定场景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信息系统,包含一整套严密的词汇语法、逻辑思维、专业术语以及表达规范等。话语体系旨在帮助学术以及其他行业共同体进行信息交流和对话,促进知识的传播、经验的积累
9日至10日,首次扩员后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上合组织进入“上海八国”新阶段。 树立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合作理念,被写入成立宣言,成为上合组织成功发展的指导原则与思想基础。 上合组织秉持新型国际关系准则,通过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 “世代友好
“2018高校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团队6月8日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截至当天下午6点,观看量达84.5万人次。今年学校的招生有什么政策,学校的人才培养有什么特色?记者专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招办主任濮晓龙。 记者:请问华东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和优势? 濮晓龙: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学校的科研资源可以为本科生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包括小班化教学、灵活的转专业政策,跨专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对于党凝聚团结人民砥砺奋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新时代”概念的丰富内涵,既要认识到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又要坚持三个“没有变”的基本观点。首先,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直有划龙舟、食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其中又以划龙舟为重头戏。在端午节临近之际,在第11届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赛上,千余名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齐聚华东理工大学通海湖畔,劈波斩浪、龙舟竞渡,共迎端午佳节。 千余名外国留学生通海湖上龙舟竞渡。 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沪上28所高校留学生上演百舸争流的精彩大戏,共同体
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至今仍然保存了农民画这种艺术种类:金山农民画和西郊农民画,并且先后被列入上海非遗名录。和蜚声海内外的金山农民画相比,西郊农民画的价值还有待被更多人发现和认识:它如何在西郊经历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因为描绘对象的改变而参与了城市叙事,从而成为承载上海社会记忆的一个民间范本?今天是2018“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走近西郊农民画。 ——编者 2018年我国文化和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的作文题目昨天公布,这个具有浓厚 “海派味道”的作文题一经揭晓便引发了社会热议。在不少人看来,这个题目针对了“00后”这代人成长历程中个人需要一路被满足、个性充分张扬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需要”和“被需要”之间的关系。 大学教授、中学老师普遍认为这个题目“不偏不怪”,相比较往年,今年的作文题让学生更有话说,发挥空间较大,充满思辨性;心理学家认为,感受“被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去年底的成立被认为是上海地区美术学科崛起的一个新的信号。半年以后的6月8日,“融合•2018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揭开面纱。 此次展览是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去年底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毕业展览,展览集结了美术学院国画、书法、篆刻、油画、装置艺术等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优秀毕业作品,既彰显了各个学科与专业的严谨性,又体现了华东师大艺术与文史哲
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通过研制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试图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阶段育人方向,阐明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实质性地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明确树立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观,深刻理解核心素养评价的性质和要求,构建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日常评价实践。 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日常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授张心科认为,今年试题难度适中,和往年一样,考生都有话可说,但是写好很难。有话可说是这个题目是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的。难以
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考试中,备受关注的作文题是: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对于今年这道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中文系的学者怎么看? 上午八点整,曹杨二中考点门口已聚满考生
共有 23,52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1,016 页 |